
资信学院大胆创新志愿者管理制度
建立志愿者服务管理长效机制,保障志愿活动蓬勃开展
期次:第838期
阅读:860
本报讯 为保持志愿者工作良好的发展态势,资源与信息学院以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为基础,大胆创新志者管理制度,在今年“志愿者日”到来之际,将该院青年志愿者大队更名为青年志愿者协会,并由学院分党委策划、指导制定了《资源与信息学院志愿者管理制度》。
其中,《资源与信息学院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对志愿者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注册规定。《资源与信息学院志愿服务活动申请办法》要求各类志愿服务在活动前需向院团委提交申请细则,包括活动内容、参与人员、经费预算等。经院团委批准后活动组织者(主要负责人)到青年志愿者协会将申请细则登记备案,并在活动期间接受其监督,活动结束后向其提交活动总结,总结中需对志愿者的表现进行评价。
此外,《资源与信息学院志愿者表彰、奖励办法(试行)》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评价体系与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并在活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对注册志愿者给予更多指导。同时通过量化积分管理制度,把志愿服务与团的推优工作、党的积极分子培养结合起来,使每名志愿者都能享受公平、公正、公开参加各类评选和奖励的权利。
每学年结束时,青年志愿者协会将对全部志愿者进行考核:根据一个周期内的所有已登记注册志愿者的总分进行排名。总分等于服务分、职务分、评估分三者之和,积分有效记录周期为一年,下一个记分周期开始全部清零后重新记录。参加活动的志愿者按照每参加一小时折算为一个服务分,不足半小时的不计,超过半小时则记为一个服务分。积分折算统计、记录由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总积分前十名的志愿者被授予“十佳志愿者”称号,并颁发奖状及激励物资。对于积分排名第一的志愿者,同时授予“资源与信息学院院长奖———优秀学生工作干部”荣誉称号,并给予相应奖励。每学年初,从登记注册的志愿者中按照积分排名向学校上报优秀志愿者。
注册登记的志愿者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时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保障机制,又因其参加活动时间和参与人数不固定,各级保险公司也没有一套相应的保险制度。为了保证每名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期间都能享有安全保障,学院与驻昌平的保险机构正在积极商讨相关投保业务,力求让每名志愿者都能更安心、安全地参与到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通讯员 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