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语大学生
——方华灿教授谈读书(一)
期次:第838期
阅读:842
编者按:
《寄语大学生》是我校原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方华灿教授近来撰著的一部文稿。本书从一个从事大学教学、科研工作多年的教师角度出发,就大学生读书、实践、修身、创新、开放、就业六个主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给予启迪,寄以希望。全书约17万字,本报将从即日起节选部分章节予以刊载,以飨读者,期盼能对同学们走上正确的成才道路有所裨益。
我参加工作以来,走过了五十多年风风雨雨曲折的道路。石油工业的大熔炉锻炼过我,人民教师的崇高职业锤炼过我,高等学府的环境熏陶过我,学校的“三次创业”磨练过我,总之,多年来我取得不少经验与教训,无论在做人、做事方面,还是在成长、成才方面,都曾“缴过不少学费”。我想,我付出的这些代价,不能让它“付之东流”,我应该将我走过的道路,将我获得的经验教训,告诉给现在的大学生,尽可能地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使他们在大学期间能在做人、做事和成长、成才等方面,得到一些启发和帮助,这就是我决定要写这本书的初衷,并因而将这本书定名为———《寄语大学生》。
书属于间接经验,它是直接经验的总结及其传播的载体。读书能催人思考,促人奋发有为,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优秀品德,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要读书,那么,怎样才能把书读好呢?
勤奋是将书读好的前提,没有勤奋,缺了这个前提,就读不好书。一方面,勤能补拙,勤奋可以弥补读书人本身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业精于勤,只有勤奋才能把书读精、读好。
一本书,它的论述都是很系统地连贯起来的,因此,要读好书就必须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绝不能随便逾越,走捷径是没有的。例如,学高等数学都知道微分方程是描述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规律的工具,但是,当你要想读微分方程这本书的时候,你没有读微积分是不成的,因为高等数学的论述是有连贯性的。与此同时,获取知识也是渐进的,知识是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若想获取知识,必须要勤奋读书,不断累积,要有长期打算,要“打持久战”。
更为重要的是,一本书所涵盖的内容往往是极其复杂的,从书本身具有的这一特点出发,就要求读书人必须勤奋刻苦努力钻研,才能搞懂书中的概念,掌握事物的本质。
书中内涵之所以复杂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一个概念不仅有文字表面可看出的意义,而且还有其深层次的意义;其深层次不仅有一种意义,而且还有一些与之平行的其它意义,甚至还有相反的意义;不仅有书的作者写出来的意义,而且有一些隐含的意义,甚至于需要读者去发展的一些意义;也还有可能是作者发生笔误或立论不妥产生错误,需要读者能够发现、判断、评论,并能给出纠正等等。总之,这些内涵的复杂性就给读书人带来了读书的难度,要求读书人要勤奋,要迎难而上。
第一,由浅入深。
这是一种自浅层次向深层次发展,循序渐进逐步解决难题的方法,即俗说的“顺藤摸瓜”的方法,又叫作“层层剥皮”。例如我们给出了一个读书要勤奋的概念。为什么要勤奋呢?可从读书人的才质需要及书本身特点的要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这是第一层次。那除了勤能补拙之外,又为什么把书读精、读好就必须要勤奋呢?这就又从书本身具有的论述的连贯性、知识的累积性和内涵的复杂性三个方面去分析,这是第二个层次。但其中解决内涵的复杂性的难题,又需要通过勤奋采用四种方法去解决难题,这又是第三个层次。总之,这样“层层剥皮”、“顺藤摸瓜”,自然,“读书要勤奋”这个概念的本质,就会逐步深入揭示出来了。
第二,由表及里。
由表及里是从表面现象去探索事物本质的方法。书中提出的概念有时给出的只是现象,这就需要通过由表及里的方法,找出其本质。读书人要总不满足表面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例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媒体的报道中说,“这次地震无论从灾害的严重程度以及地震影响波及的范围的广度和救灾的难度等方面来看都是罕见的”。这几句话是形容这次地震的概念,但这里先提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这次地震影响的范围那么广呢?连北京距离四川那样远,都有震感呢?再看报刊上有一些解释,说“汶川地震属于浅震,即震源距离地表很浅”。那就再问一个为什么,为何浅震就影响范围广呢?这就要从物理学的波动理论方面去找答案,要从浅震产生的波的类型及其衰减速度等方面去进行分析。只有这样勤于提出问题,勤于解决问题,才能够逐步从表面现象找出本质来,从而读好书。
第三,由读到思。
读书时,“读”是用视觉器官,而“思”指思考,是要用人的脑器官,由读到思是指读书时不仅要用眼睛看书,而且还要动脑筋思考,只有勤动脑,多思考,才能将书读精、读好。这就要求读者不仅能对于充满抽象理论的书读得懂,而且要有心得体会,对于那些未提出抽象理论的书也能融理于事中,通过思考而自己悟出其理,这就叫作由读到思。
第四,由学致用。
书的内涵,不仅仅作为知识供人们获取,而且有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的理论供人们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也还有着大量的社会科学的哲理,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指导人们做人、做事,这正是内涵的复杂性的另一个侧面。由此给读书人带来的难题就是要解决学以致用,知行统一。读书人知其然易,但知其所以然则难,而能用其然则更难。譬如,我们学了材料力学的理论,不仅能演算书中给出的有关梁的计算问题,而且还要能够应用梁的理论去解决建筑物中梁的强度校核与设计问题;读了有关疲劳强度的理论之后,就要学会应用疲劳强度理论来解决海洋石油工程实际中,海上结构物在海浪及海冰作用下的疲劳损伤计算问题。一句话,读书就要由学致用,但这是一个难题,需要通过勤奋来战胜困难。
我国古语常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小时候曾经把这句名言用毛笔写成,贴在我的书桌对面的墙壁上。我想今天的大学生,也要以此警句作为座右铭,趁着青春年华的大好时光,勤奋学习,潜心读书,千万不要虚度年华,将来出现老大悲伤之感,而应通过刻苦读书取得事业上的成就,待满头白发时能够享受苦尽甘来的喜悦。(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