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拨动心的琴弦

    期次:第838期    阅读:814    作者:□曹培强

  “关心”是一个充满着爱意的词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关心,总能汇成爱的涓涓细流滋润人们的心田,工作、生活中就会充满更多快乐、和谐的音符!
  然而,在这样一个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乃至冲击,关心缺失、人性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不再少见。实际上,“关心”这个话题在西方社会较早就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大西洋两岸体谅关心学派的“关心理论”应运而生。其主要代表人物内尔·诺丁斯认为:“人要在合作中不断地生存和发展,就要培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与国家、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及精神世界。”“关心”是人类道德的最基本的“善”端,“善”也就成为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元素。如今,以关心取向建立道德关系,也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样,学校的持续发展、校园的和谐稳定,同样也在呼唤着“关心”的歌谣唱起。
  “关心教育”存在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着来自学校各个方面的爱护与关心。在教学中特别是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师生关系更应是一种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关系。只有在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和尊重学生个体性、具体性和真实性的关心教育才是道德的教育;只有道德的教育才能塑造和确立起大学生的道德理想;只有开展蕴涵“关心”理念的道德教育,才能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关心意识和关心能力的关心者,才能使其体会到人生幸福的含义并播撒下“和谐”的种子,也才能培养一代代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优秀人才。为此,教育者应当淡化职业意识,扬弃“师道尊严”的观念,以平等的态度关心爱护学生,使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是在被关心,而不是被教育、被帮助、被管理、被监督。
  校园和谐的灵魂是依法治校的理念、民主的氛围、公平的政策、进取的精神和关心的“音符”。关心能够点燃生活的激情,能够让美丽的人生时刻充满喜悦、充满和谐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