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良师”也要学做“良医”

我校学生工作干部研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期次:第841期    阅读:759   

  本报讯 “成绩会带来压力,家庭经济状况会带来压力,人际关系会带来压力,考研、就业也会带来压力。压力就像空气中飘浮的细菌一样并不可怕,但身体一旦失去了抵抗力,那么病痛就会找上门来。做学生工作,不仅要做良师益友,还得当好‘心医'!”日前,各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分党委和党总支副书记们聚集一堂,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了研讨。
  在讨论中,大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比如大一新生因感觉现实中的大学与想像中的不一样,初入大学时极易产生的茫然态度;敏感的校园人际关系使得大二学生有郁闷心理;大三大四学子因考研、就业、恋爱等一系列问题产生的焦虑心态等。大家研究了这些常见典型心理状况的成因、形成过程以及产生的不良后果。研讨会澄清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一些模糊概念,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预防与化解达成了一致看法,即在今后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大家要注重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要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大学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使大学生重视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关爱自己,对心理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防微杜渐。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实实在在地做好大学生的“心医”。
  研讨中,负责院系学生工作的分党委和党总支副书记表示,学生们大学四年期间在不同的时期会遇到不同的烦恼,从事学生工作的干部、教师必须要用爱心去关注学生,并努力学习,成为敏锐的观察者、坚强的支持者、优秀的助人者,为学生成长成才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健康的氛围。(张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