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老师,您一路走好
——深切缅怀敬爱的时铭显老师
期次:第22期
阅读:1193
□白桦
9月24日上午,听到时老师病危的消息,我感到很震惊,因为前段时间去家里看望他时,时老师精神、气色都很好,我还暗自庆幸手术做得成功。下午,在医院里,我甚至还期望有奇迹发生,可是,奇迹最终没有发生,16时30分,时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我们失去了一位令人尊敬的师长!
时老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和蔼可亲的形象在我脑海中越来越清晰,一如我们入学后见他的第一面。
1992年,刚入学不久,时老师要找我们92级的研究生谈话。当时,我从报纸、学校资料等渠道了解到时老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获得了很多荣誉和成就;他身体不是太好,还安装了心脏起搏器,但是还在忘我地工作。我为有这样的导师感到自豪,同时也为这次见面诚惶诚恐。时老师见到曹占友和我后,亲切地问我们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还大致介绍了我们今后的课题方向。整个过程中,时老师一直笑眯眯的,不时爽朗地大笑,一下子打消了我们的拘谨。
对于研究生的要求,时老师一直非常严格。我的本科专业是机械制造,对于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的专业课——《压力容器》、《泵和压缩机》不太熟悉,时老师特意安排我在课余时间补习这两门课程,并且在一个学期后亲自出题考试,亲自判卷,结果成绩合格,时老师这才满意。进入实验室接触课题以后,时老师和孙国刚老师经常不顾粉尘的污染,深入实验室,对大量繁杂的实验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帮助学生寻找其中规律,改进、确定下一步实验方案。
在我的印象中,时老师从没有严厉批评过谁,凭着人格魅力感染着“除尘组”大家庭的每个人。他严谨治学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正是他“人生奋进无终点,源水长流润无声”的信念体现。
时老师一直有个想法,就是出版《旋风分离器》专著,把旋风分离器基本理论、结构形式、设计方法、工程应用等内容进行系统总结,填补技术空白。2003年,时老师就列出了提纲,但是由于平时工作太繁忙,事务太多,一直没有正式组织编写。今年5月份,时老师跟我联系,说现在准备组织编写《旋风分离器技术》,已将编写任务分章节安排给北京和华东的几位老师了,让我重新拟定一份编写要求。听到这个消息,我首先是惊喜——时老师的身体康复了,然后是感动——时老师念念不忘工作。
但是,没有想到,过了一段时间,时老师就住院了,更没有想到,时老师这么快就走了,留下了这个遗憾!
我相信,通过弟子们重新组织,《旋风分离器技术》一定能编写好、出版好,完成先生的夙愿,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时老师,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