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之思

    期次:第859期    阅读:918   

  
□邱榕(计算机07-2班)
“公生廉,明生威”,自古以来,廉政一直为人期待和吟咏。宋代歌谣《襄阳人歌》曰:“叶光化,丰谷城;清如水,平如衡”,讲述的是宋代光化县令叶康直、谷城县令丰稷,均行善政,百姓以“水”、“衡”两种意象来歌颂他们的清廉、公正。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亦写道:“吏肃唯遵法,官清不爱钱。豪强皆敛手,百姓尽安眠”,同样深刻反映了百姓对清廉政治的渴求。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治国之道在于廉政,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历史已给予我们警示。南宋宰相贾似道,贪赃荒淫,所拥金箔、辎重装船连接几百里,在他被流放三年后腐朽的南宋政权也随之坍塌。清朝乾隆皇帝晚年倚重和珅,嘉庆帝和道光帝重用曹振镛。和珅乃一介贪官,曹振镛更是庸人。然而鸦片战争前半个多世纪,清王朝就是充斥着这样一批贪庸之人。当时黄河连年决口,国家支出巨额河工经费,而最终真正用来治河的不过1/10。军队更是装备陈旧,营务废弛,军纪败坏。最终,侵略者坚船利炮轰开了腐朽的清王朝大门。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时至今天,弘扬清正廉明的社会风气,依旧是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树社会清明之风,构社会和谐大厦,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努力。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以崇尚清廉为己任,为社会主义廉政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应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思想理念,倡导廉政文化、奉献文化、守纪文化、礼仪文化,明辨是非、区分善恶、分清美丑,使廉政理念入耳、入脑、入心。
  我们应广开视野,积极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廉洁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以制度和规范作保障,使廉洁成为每一个学生的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我们要加强对廉洁文化的学习与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手段,加强对廉洁文化的宣传,在全校培养廉洁理念、树立廉洁意识、营造廉洁氛围。
  廉洁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当代青年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因此更应始终高举廉洁的旗帜,坚守高尚的情操。孟子曰:“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就让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激浊扬清,废贪立廉,让清正廉明之花开遍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