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住诚信关维护学术尊严
一年两次大型主题教育活动,成立研究生教育督导组严把论文质量
期次:第870期
阅读:746
4月12日下午,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一间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在这里举行。参加者是该校石油工程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2009级研究生(1)班的30多名研一学生。黑板上,“遵循学术规范严守学术道德”12个大字明确了这次班会的主题。
班委会成员精心搜集了一组有关学术造假新闻和案例的视频,在观看视频和学习有关文件之后,学生们围绕“研究生如何加强学术道德培养”的话题踊跃发言。“为了开好这次班会,我们准备了一周的时间,这是班级响应学校号召开展研究生学术规范主题教育的第一场活动,有案例、有学习、有交流,这样的形式对学生们触动很大。”参加班会的辅导员肖坤告诉记者。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包括石油工程学院在内,全校所有院系都将开展研究生学术规范主题教育活动。据了解,近几年来,每年春季学期的研究生学术规范主题教育活动和秋季学期的研究生学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已成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加强研究生教育的传统项目。
学校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赵雄虎告诉记者,主题教育活动中,一批学术造诣高、德才兼备的院士和教授将围绕学术道德、论文写作规范、诚信做人等主题,为学生作主题报告。各院系相应的活动开展情况将纳入对院系工作的整体考核。
2009年6月,9位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授受学校聘请,组成了研究生教育督导组,督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预答辩和答辩等活动,抽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等。据了解,教育督导组专家会把各院系研究生培养情况反馈给研究生院,研究生院根据反馈情况以及相关工作对各院系进行综合打分,并把分数纳入学校对院系的整体考评体系,直接影响学校对院系的经费支持力度。
学校从2009年开始,还采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所有博士及部分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教育督导组组长、学校能源材料微结构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崔立山对记者说:“去年检测系统查出个别学生毕业论文中存在与他人文章重复、雷同等问题,主要是在前言以及文献综述部分,经过督导组专家审核,学校对这些学生进行了相应处理,处理最重的被要求缓授学位或者延期答辩。”
“我现在每隔10天就会和导师见面,商量毕业论文的修改,尤其注意分清适当借鉴、征引与抄袭、剽窃的区别。”正在准备论文答辩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0届硕士毕业生刘兴鹤说,“学校帮助我们认清了投机取巧的学术不端行为害人害己,一定要杜绝。”文/《中国教育报》记者 杨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