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本报特约记者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在校人数急剧增加,学生公寓的管理服务工作在内容、形式上不断变化,对工作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石油大学在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中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突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目标,努力为学生营造安全、文明、舒适、有序的生活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月27日,阳光学生公寓继润杰本科生学生公寓1、3、5、6号楼后,也顺利通过了北京高校标准化学生公寓评估验收。中国石油大学在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呈现出的特色和亮点得到了评估验收专家的一致好评。
亮点一:学校高度重视,全校齐抓共管,学生公寓管理实现了教育、管理、服务的有机统一,形成了“三位一体”的高效运转模式
公寓是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场所。长期以来,石大高度重视学生公寓的各项管理服务工作,专门成立了由校领导亲自担任主任的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修订完善了《中国石油大学学生公寓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始终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理念,突破原来单一的管理模式,形成了管理、服务两条线,形成了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后勤管理处、保卫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院系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形成了以人性化管理为特色、以规范化管理为保障、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道德养成为导向、以安全管理为重点的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体系。
在建设标准化公寓的过程中,学校对计划制订、组织实施、检查落实、督促整改等环节进行全面部署,在硬件投入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协同并进,充分体现了学校多方面、多层次的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形成了学生辅导员、公寓管理员、学生自律组织“三位一体”的高效运转模式,开创了管理和教育、管理和文化、管理和成长相结合的新局面。
亮点二:以安全教育为核心,建立全方位的安全防控体系,强化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工作,是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通过校内媒体、知识讲座、消防演习等渠道和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和教育培训,增强学生和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各级部门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公寓管理中心对学生公寓的住宿、用电、用水、防火、防盗等工作进行分解,分别与宿舍管理员、值班员分级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分层落实,层层负责,坚决落实责任追究制,消除安全隐患。
为切实做好全方位安全工作,学校还为公寓配备安装了监控系统、烟感系统、电子疏散系统,将其与公寓建立的公寓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水平,同时还建立了应急预案机制,为安全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亮点三: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一站式”公寓服务体系,切实加强“人性化、社会化”服务
细节决定成败。公寓管理中心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理念,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一站式”服务体系大大方便了学生的生活。阳光公寓设有快餐厅和便利商店,配有射频卡收费系统,小区内实现了打开水、洗澡、就餐、购物等“一卡通”服务。
为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学生公寓楼内设立了服务台,总服务台设立了24小时值班及热线服务,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职工统一着装,实行挂牌上岗制,楼内公布管理员、门卫值班员、保洁员的照片和工号,接受学生监督。公寓不断增加便民服务项目,如为学生提供天气预报、生活小常识、各种通知等信息服务,为学生免费提供打气筒、针线包、小型五金工具,浴室免费提供吹风机等方便同学日常生活需要的服务,大受学生欢迎。每栋楼宇还设立了自助式投币洗衣机、红十字药品急救箱、报刊阅览架、废品回收点、电池回收箱等,专门设立活动室和活动场所,为生病的同学提供爱心服务,真正做到从细节入手,将热情服务落到实处,让同学们进入公寓就有回“家”的感觉。
亮点四:应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科学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公寓管理中心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充分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推进信息化、科学化管理,将公寓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一卡通系统及网上订票、网上报修等软件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了远程报修、住宿统计、远程门禁监控等功能,增强了公寓对住宿学生情况的管理,实现了公寓各项服务快捷、便利。此外,在师生和公寓间建立互动平台,实现动态管理,使服务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为学校“数字化校园”的试点单位,2008年公寓管理中心开通了“网上报修”服务,为同学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也提供了维修服务的量化评定依据,对维修人员的服务质量起到了较好的监督促进作用。2009年石大后勤服务总公司充分应用科技手段,开发了B/S结构的公寓管理系统,从而提升了公寓信息处理、查询和统计能力;同时,作为一个互动平台,各院系领导和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可以利用该系统,实时掌握学生住宿信息和住宿状况,做到学生管理与公寓管理的无缝连接。
亮点五:注重营造公寓和谐育人的文化氛围,创建具有石油特色的公寓服务管理品牌
为营造健康向上的公寓文化氛围,进一步推动公寓文化建设,公寓管理部门充分利用公寓内每幢楼的宣传栏、提示板等设施,张贴行为修养等方面的宣传资料;请退休教师出谋划策,为公寓题字作画,既发挥退休老干部的余热,展示我校人文风采,又为公寓楼内营造了高雅、文明的生活氛围,体现了我校的文化气息;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沟通活动,通过设立意见箱,开展知识问答、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建立多种信息收集和反馈渠道。
同时,还充分发挥民管会的桥梁作用,通过在宿舍楼内建立流动的民管会“学生之家”,组织宿舍文体活动、展现家园风采、“毕业生寄语”活动等,活跃学生生活,与学生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学生公寓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