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父亲

    期次:第873期    阅读:698   

  □武月(外语系08-2班
在我生活的20年里,好像还不习惯对你倾吐什么。更重要的是,长久以来,我未曾意识到在我的生命进程中你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小时候梦想着有个大师级的父亲,或是国学专家,或是文学泰斗,或是史学精英,总之有深不可测的知识,还要有能力把书中艰深的智慧绵绵不断地传给我。因为在我的印象里,那些睿智的思想巨人都是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后来才渐渐想通那样一种氛围毕竟是极少数的幸运儿才能拥有的,我能拥有的,就是身边这个沉默的用画笔谋生的老爸。
  假期回家,你坚持自己的习惯姿态:默不作声地画画。20年来,我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你在画室里一连几天画到凌晨,凌乱的画室让人没有往里迈的冲动,一幅半成品靠在那儿,占去了半面墙,颜料倒在地上的旧箱子里,地板被一团团擦过笔的废报纸遮住了面目,你坐在废纸堆中自得其乐。偶尔整理旧书,我发现了一摞已被时间尘封了的获奖证书,那是你从儿童时代起的艺术足迹。我一本本地翻看,证书上不同的字体、时间、级别告诉我从未听你说过的故事,我能看到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坐在灰暗的灶台旁画画的情景,看到一个青年在校园里写生的情景,看到一个年逾不惑却独自一人到大山深处采风的爸爸。我忽然察觉到你已经在我心里留下了既然热爱就要追寻的信仰,留下了一份对自然和艺术的特殊感情。
  你的画面上不常有人,也没有现代派抽象的符号,有的是北方深秋棕红色的大山,明丽的蓝天,缠绵的流水,缠绕在山腰间毛茸茸的小路,和那随风颤栗的羽毛扇似的小白杨;有的是早春充满生机的果园,那鼓鼓的花苞缀满枝头,正默默地等待时机,只等大自然一声令下,就会同时爆炸出颜色和芬芳;有盛夏时节的原野,五彩缤纷的花束:怒放的玫瑰、羞涩的雏菊和信手从路边采的不被人注意的那些金色的星星点点;还有积)覆盖下的农家院和大红灯笼。这许许多多的画给我的生活涂抹了活泼而鲜亮的色彩。
  你喜欢带我去美术馆,我们一起看过李可染的牛,看过齐白石的虾;看过吴昌硕的山,看过郑板桥的竹;看过莫奈睡莲上流淌出的阳光,看过埃舍尔的抽象和毕加索的夸张变形……美术馆对于我们是一部打开的、流动的中外美术史。走在那里,我们不说话,那些美术大师和绘画作品碰撞在我心上,像水流激荡在礁石上,迸溅出湿润的)浪花。我对美的欣赏和珍惜是从那时开始的。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你对艺术的追寻足以支撑我从容面对种种艰辛;你让我走近美术,并把它铭刻在生活里,它所洋溢的生命气息永远流动在我心里。感谢爸爸,因为你不仅给了我生命,还给了滋养我生命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