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于9月9日在石大翠宫签署协议,共建工程师学院,积极探索和建立“政产学研”合作培养优秀石油人才的新机制和新模式,联合打造面向国内外企业和市场的高端人才教育(培训)机构。
根据协议,工程师学院以高层次工程教育为特色,坚持立足新疆、面向西部、辐射中西亚的区域定位,主要将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第二学位教育、专业硕士教育、继续教育以及留学生教育,与企业联合培养博士后人员,开展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国石油大学将根据市政府及当地企业的实际需要,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参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本科生,进入工程师学院学习和开展论文工作。
工程师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克拉玛依市政府、中国石油大学以及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等企业均是董事单位。董事单位具有优先选拔工程师学院毕业生的权利,优先取得定向委托培养、第二学位招生指标的权利。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巡视员陈志龙,克拉玛依市委副书记、市长、新疆油田公司总经理陈新发,克拉玛依市委常委、新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孙晓岗,克拉玛依市副市长赵武生,中国石油大学全体校领导出席了签字仪式。签字仪式由中国石油大学党委书记蒋庆哲主持。
蒋庆哲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石油大学与克拉玛依共建工程师学院,是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国科教援疆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探索和建立“政产学研”合作培养优秀石油人才的新机制和新模式,更好地服务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克拉玛依市市长陈新发在讲话中指出,国家提出了新疆跨越式发展战略,要把新疆建设成为国家的能源基地、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中国西部的屏障;克拉玛依市提出了建设世界石油城的宏伟目标,而与中国石油大学共建工程师学院就属于打造工程教育基地的重要部分。克拉玛依市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新疆的石油石化行业教育,使其走在全国前列,并在全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校长张来斌在讲话中强调,共建工程师学院不仅对克拉玛依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中国石油大学的发展也具有里程碑意义。长期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在“政产学研”相结合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此次合作是中国石油大学对“政产学研”办学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同时,工程师学院的建立,是中国石油大学开放式办学的重要举措,不仅拓展了学校的办学资源,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而且将为培养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造良好条件,在推动“政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巡视员陈志龙对中国石油大学与克拉玛依市共建工程师学院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双方紧密合作,在工程实践教育和学历教育等方面积累新的经验,形成高校与行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切实推进“政产学研”的结合深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希望工程师学院为克拉玛依市建设世界石油城,为新疆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石油石化事业的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报记者 海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