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石工学院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德育为先、能力并重、立德树人,在学生工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推进了学院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学院共有13个班级荣获“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称号,42名同学荣获“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团干部”等称号。2009年,学院学生工作考核名列全校第一;同年,学院有4个班级被评为学校“十佳班集体”,11个班级荣获学校“优秀班级”;今年,学院7个班级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
学院将学生支部建设融入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建立学生支部党员发展办法,大力发展优秀集体中的学生党员,形成了创先争优的良好风气,使学生党员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取得丰硕成果。2009年有8名学生获国际竞赛奖励,63名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励,多名本科生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并有学生获得实用性专利。学院还举办了结构设计大赛、SPE论文大赛等竞赛,选拔近30名同学远赴印尼、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参加专业知识竞赛和国际会议,有力推动了学生活动的国际化进程。
学生工作成绩的取得,源于以下几方面经验:
1.抓好制度建设,着力精细化管理。近年来,学院先后制定了《石油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条例》等多个管理文件,从制度上引导学院各项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程序化,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性和条理性。
2.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常态机制。学院建立了每周五接待日制度,及时为学生疏通思想、解决矛盾,实施至2009年底,学院受学业警告学生人数大大减少,全院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3.以学术型社团为龙头,带动全院优良学风建设。学院SPE学生分会与SPE北方分会开展广泛合作,自2009年以来组织了30余场学术活动,带动了一大批学生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英语综合能力,推进了学院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
4.重视党员教育和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学院充分考虑到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加强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以达到培养一批人、锻炼一批人、带动一批人的目标。
5.引入社会优势力量,共同引导学生成才。学院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邀请校外企业家以自己创业历程为例,讲述“自尊,自强,自爱”对贫困生的重要作用,形成学生学习、了解社会,社会关注、帮助学生的良性互动,让贫困学生接受资“金”的同时也接受资“心”。
6.引导学生规划人生,认真经营自己时间。针对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对自己的人生陷入迷茫,缺乏学习和生活动力的情况,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对未来进行定位,有效改善了部分学生对自己空闲时间的把握,提高学生学习工作效率的同时,加强了学院的学风建设。
“十二五”期间,学院将从建立分层次、个性化的职业指导体系,建立面向全体、关注差异的心理辅导体系,构建石油特色突出的竞赛体系等三个方面着手,大力推进学生工作中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学院学生工作取得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