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大奖:石大科研再创辉煌

    期次:第890、891期    阅读:1031   




  
本报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在科技前沿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取得重大突破或有卓越建树的专家学者和科研项目。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科技创新继续保持强劲势头,继2005年之后,再度同时获得5项大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在教育部发布的“2010年中国高校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榜”中,中国石油大学位列全国高校第9名。
  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单位合作完成的“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获得了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是中国石油大学历史上获得的最高级别科技奖项,是学校坚持产学研合作的成功典范。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每年对200项左右成果授予科技进步奖,自2000年国家奖奖励政策改革后,11年来仅颁发了5项特等奖。
  由中国石油戴金星院士与石大地球科学学院郝芳教授等5位科研人员联合完成的“中国天然气成因及鉴别”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中国石油大学建校以来第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也是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奖,彰显了学校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
  今年学校还有三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其中,卢春喜教授主持的“重油催化裂化后反应系统关键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由石大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该项技术解决了气固离心分离和浓相接触体系间高效耦合这一关键科学难题,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过46亿元。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项目还有:东北大学与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梁志珊教授合作完成的“面向节能的复杂配电网监测控制与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石油工程学院姜汉桥教授等共同完成的“高含水油田优势通道定量描述与调控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会上,石大获奖代表出席了颁奖大会(题图左起分别是梁志珊、姜汉桥、卢春喜、张永民),卢春喜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李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