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怀有乡愁

——读《佛祖在一号线》

    期次:第890、891期    阅读:636   




  
□王力(地学院)
我不曾觉得自己缺少什么。长久以来,我总是属于幸运的那一类:幸运地出生在温饱时代,没有经历过饥寒的折磨;幸运地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生活条件一年胜过一年;幸运地在班集体大家庭里成为最优秀的那几个,同学尊敬老师喜爱;最后幸运地挤过了高考的独木桥,一帆风顺地来到了今天,好似前程似锦。我遇上了最好的时代,于是我健康,我富足,悠哉悠哉等着美好的未来降临。
  你真的什么都不缺吗?
  从《佛祖在一号线》里冒出李海鹏的声音,他狡黠地质问我。
  这本专栏集是一面镜子,我从中看见自己并不是自以为的那么完整,我从中看见自己是一只青蛙,舒适地泡在热水里做着美梦。
  环顾四周,每一个像我一样在集体生活中,应试教育的体制中成长起来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失去了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个性、自由和独立是不被鼓励的甚至是禁止的。威权般的教育,悄无声息地剥夺了我们“做自己”的勇气。当我们表达意见,做出选择的时候,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因为畏惧自己成为与众不同的少数而人云亦云,等着看那少数异己的笑话?
  我们将进入社会,迟早会成为社会的中坚,我们中的一部分必将成为下一代管理者。我们应该适时找回失去的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当我们立足于体制之上,不再受体制制约的时候,我们理应找回“做自己”的勇气。我们需要打破思想的枷锁,做一些改变。那时候请不要忘了有千千万万个孩子像曾经的我们一样:孤独,不被理解,日复一日的绝望。
  李海鹏的文字底色是悲悯的,然而他对自由美好世界的向往,却注满了《佛祖在一号线》这本书。它初读起来是语言幽默,氛围轻松,行文恣肆放达的故事集;细细品味,其中竟处处安放着才情、思想,处处是精妙的分析,掷地有声的观点,引领着我,启迪着我,激励着我。这无疑是让我最受收益的一本书,它不仅使我认识到自己人性的缺口,使我向着一个更美好的自己奔跑起来,更使我开始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怀有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