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锻造创新人才的熔炉(下)

    期次:第906、907期    阅读:675   














  
重视实践教学

除了让课堂教学在企业“安营扎寨”之外,学校还依托“产学研”合作,通过在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联合实验室等,组织学生在企业现场同步进行实习、实践训练,在实践中“熔铸”创新人才。
  目前,学校已经在石油、石化企业创建了100多个实习和实践基地,每年组织100多支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油田厂矿进行就业见习和实践活动。石油学子与石油工人一起下车间、上钻台,深入生产一线,全方位感受醇厚的石油文化。
  学校通过让学生参与企业科研项目、走进与企业联合建立的研究所等形式,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学校先后与中石油、中石化联合建立了13个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室,在塔里木油田、长庆油田等石油企业建立了6个研究所,为学生参与科研、培养创新能力搭建了平台。
  学校每年都组织毕业生“真题真做”,到油田现场进行毕业设计。自2006年以来,学校共安排签约江苏油田的48名毕业生在试采一厂、钻井队等油田二级单位进行毕业设计,提前让毕业生适应企业环境,缩短了他们到企业工作的适应期。
  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争取企业来校设立奖助学金和育才厅。每年毕业生“双选”招聘会之前,学校都会邀请数十家企业老总参加企业奖学金颁奖典礼,亲自为获奖学生颁奖,不仅鼓励了学生奋发学习,而且增进了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学校还组织壳牌、道达尔公司等多家企业到学校招聘暑期实习生,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此外,学校大力支持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校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项目立项、科技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校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0年全校共有596个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立项,超过85%的本科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过一次科研训练。学校积极支持学生开展课外科技竞赛活动,“机器人大赛”、“结构设计大赛”等已经成为校园学生课外活动的品牌。
  今年5月底,学校发起并举办了首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来自16所高校的421组队伍报名参赛,209组队伍提交有效报告,通过“学习、竞赛、研究”的有机结合,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运用石油专业知识的能力,也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技术人才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据统计,2010年,在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石大学生达224人次,其中,国家级数学建模竞赛共有10人获奖,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共有9件作品获奖。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由石大选送的15件作品中12件获奖,其中3件作品被推荐参加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
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培养“科技上有作为,学术上有创新,工程上有突破”的石油界的“卓越工程师”方面也开展了诸多尝试。
  一是开展“卓越计划”试点。今年学校在201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两个专业开设了“卓越班”,面向全校2010级理工科各专业无不及格课程的本科生(含“创新班”学生)招收学生。从2011级开始,学校还将在石油工程、地质工程、化学工程等专业开设“卓越班”,“卓越班”和“创新班”将成为学校两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生入学时同时进行选拔。
  本科“卓越班”培养阶段探索“3+1”的模式,即3年基础理论教育和累计1年的工程实践教育。3年基础理论教育将在现有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优化课程体系,奠定工程创新基础;累计1年的工程实践教育,则以培养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为目标,实行三阶段逐步递进的培养方式。在授课方式方面,“卓越班”将优先配备优质的师资,尝试进行研讨式、交流式小班授课,强化学生的实习、设计、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将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优秀的资源,为每个“卓越班”配备专项经费支持,奖学金评定办法、学业淘汰方法与“创新班”的规定一致;免试推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不超过“卓越班”人数的60%。
  二是建立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2010年9月,学校与克拉玛依市签署了共建工程师学院协议。今年7月,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举行了院长及现场导师聘任仪式,标志着学院的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也标志着学院进入了正式运作。学院的建立在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建设“双师型队伍”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而这两方面通常是工科类学生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工程师学院采取了多项保障措施:利用当地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专门的工程教育实践实习基地,为参加“卓越计划”的本科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实践环节提供了坚实保障;工程师学院的本科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都实行双导师制,包括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学院聘请企业中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讲授实践课程、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