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夯实基础探索创新
石大抓好党建促发展
期次:第911期
阅读:674
在过去5年中,学校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345”奋斗目标和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苦练内功,真抓实干,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学校切实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有效推进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理论武装工作。校党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2005年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6年召开第九次党代会,2007年通过了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检查验收,2009年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10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同时,校党委积极通过中心组学习活动,提高领导班子治校理教能力,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种政治学习活动,狠抓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的战斗力。校党委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校领导联系院系和校领导接待日等制度,及时了解和解决师生员工遇到的问题,积极探索公推公选、面向海内外招聘等干部选拔招聘新途径,通过竞争上岗和个别调整,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学校夯实基础,探索创新,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学校注重选拔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学历高的党员担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注重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规范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深入开展红色“1+1”、红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巩固和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学校强化责任,加强监督,使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进展。学校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注重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了校院两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配套制度;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的工作格局和机制,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学校积极营造氛围,全员育人,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学校不断创新、丰富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理念、载体、方法和手段,完善大学生成长成才机制,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氛围和机制,构建了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体系、资助管理体系、就业指导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服务体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几年来,学校工会、教代会工作成绩显著,教职工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统战工作成果突出,离退休干部工作扎实推进;安全稳定工作有效落实,保障了学校事业的和谐稳定发展。(本报记者)
数字看发展
◆截至2010年底,学校共有275个党支部,其中教工党支部68个、学生党支部203个。全校党员5225人,占学校总人数的37%;教工党员662人,占学校教工总人数的54%。
◆5年来,学校获得校级以上集体奖项40项,117名党员获得党建类校级以上荣誉称号。
◆5年来,先后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为大学生开设专题讲座100多次,开展学生校园文体活动达400多场次。
荣誉显成就
◆2006年第九次党代会上,学校首次在北京高校中实行党代会提案制,被评为“2006-2007年北京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及创新成果三等奖”。
◆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达标检查验收。“肩负历史使命培育石油英才”荣获北京市委颁发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单项奖。
中国石油大学历届党代会回顾(1)
中共北京石油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
北京石油学院建校之初只有60名党员,到1956年,党员人数已达621名。1956年12月18日至23日,中共北京石油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学校召开。阎子元致开幕词,贾皞作工作报告,孙卓夫作总结报告。大会总结了建校三年来党的工作成绩,分析了过去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明确提出全校工作应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科学研究工作为中心,提出了加强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加强团结的“三个加强”。
大会选举了中共北京石油学院第一届委员会,共有委员21人。自此以后,北京石油学院在领导体制方面开始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分工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