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将于2012年2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举行,需要在中国石油大学招募志愿者370名,其中英语专业志愿者70名。这些志愿者将承担起草莓大会多个重要部门的志愿服务工作。
此次志愿者招募工作自启动以来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从公示招募通知,到面试、筛选,再到最终公布录取名单和后备名单仅仅花费了一周时间。石大学子积极踊跃地报名,团委及各院系负责人尽职尽责地开展工作。
近年来,石大志愿者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国际、国内、北京市、昌平区的多项活动和比赛当中,尤其当活动在昌平区举行时,石大志愿者都会义不容辞地加入志愿队伍,以自己优异的表现交出了一份份完美的答卷。
吃苦耐劳 信守承诺
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第一次选择在亚洲城市举办,届时将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人前来参会,因而对于志愿者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英语专业志愿者必须从外国语学院中挑选。大一新生还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大四毕业生正在忙着找工作、考研,志愿服务的工作就落在了大二、大三两个年级的学生身上。然而外国语学院这两个年级的学生也只不过100人左右,而他们明年3、4月份还面临英语专业四级、八级的考试,这项考试对于外国语学院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起初学校很担心志愿者人数无法达标,但是学生的积极性之高超出了想象,进入后备志愿者名单的学生还倍感沮丧。团委周玉成老师说:“这的确令人意外,同时却也在意料之中,这就是石大志愿者的精神。”
2007年,在昌平区创卫义务劳动中,石大学子组成志愿队伍,在炎炎烈日下,清洗打扫公共设施,整顿和清理垃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石大志愿者不仅肩负着奥运场馆的志愿服务工作,还冒着酷暑高温承担起昌平区的城市志愿服务工作;2009年,在昌平十三陵水库举行的“2009秋季北京国际长走大会”上,50名石大志愿者在风)中坚持工作9个小时;2010年,300名石大志愿者服务于“2010年北京国际户外耐力跑挑战赛”,部分志愿者凌晨3点钟就出发到岗,大多数志愿者均坚持工作12个小时;2011年,北京铁人三项世锦赛中,天气转冷,志愿者们坚守岗位、出色服务,对冷水、面包毫无怨言。
几乎每一次只要确定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石大学子就一定会信守承诺,并且在整个志愿服务过程中,认真接受培训,按时到岗,谨遵纪律,极少请假。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充满干劲地圆满完成每一次志愿服务工作,以石油人的精神和毅力书写石大志愿者的风采。
有序组织 精神感召
此次接到招募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志愿者的通知后,校团委立刻召开了招募启动会,随之分解任务,将志愿者所需部门与各个院系相对接,分院系来进行整体录取,每个院系都安排固定的负责人,便于联络和管理。这是积攒下来的经验,也是早已形成的习惯。
“做好了内部保障,学生们参与志愿服务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周玉成说,每一次大型的志愿服务工作都要做好方方面面的沟通,要协调好校内教学等事宜,还要与主办单位协商志愿者保障等问题,既要做好志愿服务,也要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等各方面的权益。
志愿服务是义务性劳动,因而对于志愿者的精神鼓励和动员尤为重要。团委在组织志愿服务工作前,都要充分做好志愿者的动员和心理建设工作。减少期望与现实落差,做好团队建设,激励、鼓励志愿者,这样就为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志愿服务队伍提供了精神支撑。
今年,党委书记蒋庆哲冒着细雨去看望北京铁人三项世锦赛的志愿者们,为过生日的同学送去祝福,让志愿者们很感动,他们的干劲儿也更足了;延续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传统,石大每次志愿活动都会制作简报,由志愿者们自己主办,记录志愿生活,塑造团队凝聚力;学校每年都会评选优秀志愿者,奖励表彰那些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个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志愿者带动着之后的志愿者们,也形成了传统和精神,并将这些传统和精神不断传承、发扬。
服务社会 锤炼自我
“先艰苦,后荣耀!”——周玉成如此形容志愿者工作。今年11月,中国石油大学获得2011年北京铁人三项世锦赛“突出贡献奖”,2010年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荣获昌平区“十佳志愿服务团体”荣誉称号,这些都是属于石大志愿者共同的荣耀。
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对于石大志愿者的贡献看在眼、记在心。他们知道,不仅仅昌平区承办的大小赛事、活动中都有着石大志愿者的默默奉献,昌平区平日的发展、建设也离不开石大志愿者的点滴努力。
大)过后,石大学子组成的志愿扫)队,以最快的速度将石大校园以及昌平区的部分街道清扫得干干净净;遇到黄金周,学校都会组织留校学生在人流密集地执勤,今年“五一”还特别选拔了10名旅游志愿者,在昌平区旅游局的指导下向游客讲解景点历史,引导游人有序、安全地出游;石大志愿者连续两年参加了昌平区“清明节防火宣传”活动,利用假日时间在群众祭祀的时候宣传防火知识;社区、敬老院、农民工子弟小学等等,都留下了石大志愿者灿烂的微笑。
每一个志愿者都是学校最美丽的名片,而每一次志愿工作带给石大学生的同样是莫大的收获——磨练意志、增加阅历、充实自我。他们学会了自主自立,懂得了团结协作,明白了关怀奉献,铭记了遵时守信。当服务真正成为一种志愿,也就变成了习惯,这终将是每个人终身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