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超越,都是新的开始

    期次:第920/921期    阅读:691   

  有时候,跨年不过是又换了一本年历,人又长大了一岁,报纸又开始了新的年号;而有时候跨年更是一种洗礼,一种回望,是饱含深情又满怀希望的整理年事再整装待发。2011,浓墨重彩地挥写了整整一年的不平凡;2012,无论被期待还是被敬畏,都大踏步地如期而至。
  2011,是开启之年,是纪念之年,亦是展望之年。这一年,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为“十一五”画下完满的句号,承接“十二五”的锦绣画卷;这一年,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中国踏上文化强国、文化兴国之路;这一年,辛亥百年的雄浑歌声久久萦绕,建党90周年的壮丽诗篇传诵不息,我们站在革命前辈的肩头,铭记历史书写的轰然变革和不朽功绩;这一年,我们梳理过往,为新的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翘首以待,用最好的状态迎接十八大的召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而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必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话语鼓舞人心。这一年,始终用心办学、潜心育人的石大,继续矢志不移地践行着一个大学的使命与责任,为石油石化行业培养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发展培育未来的栋梁,在坚守和努力中收获累累硕果。
  2011,我们收获的是五年一更新的战略蓝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是全体师生力量的汇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打开了通向“十二五”的历史大门,描绘出未来五年发展的美好画卷。中国共产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加快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为未来五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和组织根基。
  2011,我们收获的是特色鲜明的社会影响力。首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的举行,让全国石油学子会聚一堂,投入石油工业的创新和实践,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铺就了新的平台,为向石油行业输送卓越人才构建了新的渠道。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文化论坛暨第三届中国石油文化论坛的召开,继续将石油精神融入立校、树人的文化之中,并携手行业高校一同传承优秀文化、创新特色文化。
  2011,我们收获的是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创新人才培养的脚步不停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石大学子榜上有名,SPE学生分会的“GoldStandard”熠熠闪光;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的探索不间断,“卓越工程师班”精益求精,石大成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多元化、多语种、多规格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努力不懈怠,“小语种班”、“英语演讲辩论精英班”初见成效,公派及自费出国留学、开展学术交流的研究生、本科生人数创历史新高。
  2011,我们收获的是引以为傲的科研成绩。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73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都镌刻着石大的名字;非常规天然气、新能源、提高采收率三大研究院揭牌成立。科研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2011,我们收获了学科建设的稳步提升,收获了日益壮大的人才队伍,收获了管理体制的锐意改革,收获了更加开放的办学格局,收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人心。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每一个脚印都凝聚着石大人的信念,每一滴汗水都凝结着石大肩负教育重任、承担国家期望的博大情怀。
  2011,已经沉积入史;2012,已伴着新一缕霞光迎面而来。
  2012,我们有信心,在新一届党委的领导下,继续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以更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2012,我们有目标,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继续实施特色化、国际化、人才强校三大战略,为加快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而努力。
  2012,我们有准备,认清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凝心聚力,务实创新,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国际合作、文化传承创新、基本条件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继续扎实工作,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石油石化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汇聚、优秀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成为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留学生教育和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而不懈努力。
  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在鼓动人心的雄壮号角中,在充满希望的高亢歌声中,中国石油大学将在漫长修远的征途上继续上下求索,在希望葱茏的海洋上乘风破浪,在壮志充盈的云天间展翅翱翔! 文/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