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因需辅导

    期次:第925期    阅读:733   

  ◆石工学院 谌丛
“和学生们在一起,我收获很多感动和快乐,我了解熟悉他们,并和他们建立了亦师亦友的亲密无间的关系。
  我深深知道,去理解他们、去感受他们的感受、去体会他们的体会是多么重要。只有这样,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才能真心信任我来找我倾诉和商量。用真心去理解和体谅,用他们的视角看待问题和寻找答案,也会帮助他们早日找到解开心结的钥匙,化解自己的问题。
  在与学生同行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我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跟得上他们的脚步,我想我要和我的学生们一起成长。”

  学生发展理论是人的发展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运用和发展。在学生发展理论指导下,辅导员应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针对性、多元化的辅导形式,为学生提供成长成才的支持和帮助,开展以达到开发学生潜能和完善人格为目的的一系列辅导活动。
  笔者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针对大学生对深度辅导工作的态度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表明:在深度辅导内容方面,学生感觉在大学期间需要学业辅导、心理辅导、情感辅导、生涯生活辅导的内容。54.5%的学生感觉在自身的大学生活中最需要心理辅导,19.3%的学生感觉最需要生涯生活辅导。在深度辅导方式方面,52%的学生感觉一对一的个人辅导方式最有效。在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方式方面,50%的学生感觉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比QQ聊天、飞信聊天、电子邮件沟通等方式更有效。40.5%的同学希望是自己有时间去找辅导员的时候与辅导员谈话。46%的学生希望辅导员形象是亦师亦友。
  心理辅导
辅导员在日常学生工作中评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着眼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品质是否得到发展,心理素质是否得到有效提高。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心理健康疏导。辅导员可通过开展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辅导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增强挫折承受能力,发展社交能力,促进学生人格完善。
  生涯生活辅导
生涯生活辅导就是辅导员关注学生生涯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平时的学生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让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其次要强化学生职业规划的意识,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与决策能力。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增强独立意识,通过实习、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学业辅导
学业辅导是指辅导员运用学习心理及相关理论,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其认知、动机、情绪、行为等学习心理品质与技能,并对学生的各种学习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学业辅导的主要内容有:学习观念的树立,自学能力的培养,个性化学习辅导。
  情感辅导
第一是人际关系辅导。引导学生培养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掌握处理人际冲突的技巧,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二是恋爱关系辅导。辅导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两性情感关系,并关注个别性倾向有别于其他人的学生。
  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变化多样,大学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个性发展。因此,辅导员应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这就需要辅导员开展深度辅导工作的同时,关注“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同时还要培育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意识,使辅导流程规范化,方式灵活化,辅导员要注意谈话的艺术性和实效性,并通过深度辅导工作建立学生成长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