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8点半是石大润杰学生公寓“地球一小时”活动约定的熄灯时间,在此之前,活动的工作人员一直都在忙碌准备。“筹备这次活动真是不容易,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就是因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儿。”环境保护协会负责人之一陈爽这样告诉记者,说话间他还不时张望,操心着晚会舞台的布置。“晚会在润杰公寓楼下举行,音响等设备需要的电压宿舍楼没法满足,后来我们想办法从洗衣房连出了电源。”环境保护协会另外一名负责人赵越与我们分享着晚会筹备过程中的点滴,和所有活动工作人员一样,她希望活动能够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团联合会、大学生记者团、陶笛社、魔术社的成员也是这次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精心准备了乐队表演、陶笛演奏、魔术展示等节目,自觉、自愿地为宣传环保贡献力量。
袁林是陶笛演奏的表演者之一,他始终热心各类环保公益活动,还曾经参加过环保宣传海报的设计。他说:“虽然这些活动不能完全遏制不环保行为,但是总是有效果的,所以我会一直积极参与,尽己所能。”滑云淞主动请缨来活动晚会演唱歌曲,他说他也是通过类似的环保宣传活动不断认识到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现在看到“人走灯亮、人去水流”的现象就会提醒身边人,所以也希望自己能够加入宣传行列,让更多的人增强环保意识。魔术社的成员是此次晚会表演的主力,他们的演出吸引了众多同学。魔术社社长金彪说:“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类公益活动,不过感触很深,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带领社员们一起参加。”
雷鸣是晚会的主持人之一,看到润杰公寓的同学们由被动配合到主动参与,由不情愿地关灯下楼到最终捧起蜡烛,他觉得这就是活动的力量。他说:“以前我只是把环保挂在嘴边而已,但今后我会真正地身体力行,做一名环保志愿者,绿色出行,将环保进行到底。”
活动不仅有石大学子的大力配合,也得到了润杰公寓宿管阿姨的支持。三号楼的汪阿姨特别激动,她说:“看到很多宿舍早早就熄了灯,感觉他们节约水电的意识真的是越来越强了,我打心里觉得高兴。”润杰公寓六号楼宿管李阿姨虽然因为值班没有能够与同学们一起观看晚会,但却能够感受到同学们的热情与努力,她也希望大家不仅仅是这一小时、这一天要省电,更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节约、环保的好习惯。她说:“看到同学们这么积极,我感到很欣慰,希望经过这次活动他们能更自觉地节水节电,配合我们一起将公寓建成低碳节能的大家庭。”
晚会落幕,活动渐入尾声,公寓的灯光陆续亮起,然而“地球一小时,超越60+”的脚步却不止于此,这就是超越60分钟的能量,是共同守护地球的信仰。
“地球1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六熄灯一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
3月31日晚,中国石油大学润杰学生公寓在学校环境保护协会、大学生记者团、陶笛社等社团的组织下积极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号召,以一个小时熄灯的实际行动支持、倡导“节约地球资源、爱护共同家园”的理念。漆黑的一小时,在石大学子的大力配合下,绽放着无限的光芒。
2012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主题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爱护地球、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其实也是每个人的愿望。
3月31日中午,北校区南广场铺开的“地球一小时,超越60+”横幅被陆陆续续签满了名字,活动虽然仅在润杰公寓举行,却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关注。努力按住条幅不让风吹乱的志愿者,被风沙迷了眼睛还专程来签名的同学,频频驻足关注的老师……即使是活动的筹备阶段,已经可以看到许多“环保家”的影子,看到活动的意义所在。
“60+”——环保不止一小时
晚上8点半,6栋宿舍楼一起熄灯,原本灯火通明的润杰公寓顿时融入夜色,手持蜡烛的同学们围成“60+”的形状,让没有灯光照亮的黑夜依然充满温暖的光芒。
活动宣传起初受到了很多质疑,包括瞬间熄灯会对电网造成较大影响、一小时的熄灯从节电量上来看根本微不足道、全体熄灯会影响同学们夜间正常的学习生活等。环境保护协会成员在宣传、组织过程中不断耐心地解释,让大家消除顾虑,慢慢理解和支持此次活动。环境保护协会的主席农程心在晚会上解释:瞬间熄灯对电网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是在正常的波动范围内;熄灯一小时的目的不在于熄灯本身节约多少电、减少多少碳排放,而在于传播一种理念,号召更多的人加入低碳生活的行列,节约资源、保护地球。
熄灯一小时的润杰公寓远比平时要热闹,不少同学说,活动给了大家一个远离电脑和网络的机会,让大家能够腾出时间享受“绿色“生活。一名机械学院的同学感慨道:“原来觉得这不过是一场‘秀’,但现在看来活动的意义非凡,看到同学们这么用心,看到这么多人一起行动起来,我被深深地感染了,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环保的力量。”
文/学生记者 马超 王强峰 陈宇 刘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