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巧规划

    期次:第936、937期    阅读:821   

  就业,可能是听起来还很遥远的一个名词,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就业就在不远的前方等着你,你需要做好全方位的准备,需要开始逐步制定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现在开始,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热热身,听听专业的职业规划师和指导师怎么说——
□罗晓燕(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
大学,是一个自由的竞技场,意味着一场新的剑拔弩张。想要在这一轮竞争中胜出,不要太心急,先站稳脚跟,进入轨道再加速,免得情况不明脚步太大,摔个跟头。这一轮竞争,拼的是智慧,拼的是思维。在这里,你将结识一批友伴,在彼此的合作与竞争中体验支持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展开大学新的征程,在探索与思考中成长,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生活节奏。如果说高中的学习是填鸭,每天你都要面对各科老师推过来的丰盛食物,只需要考虑怎样才能把它们按时、按量填进肚子,那么,大学则是菜品丰富的自助餐,你可以自行决定吃什么或不吃什么,以保证既不挨饿又营养均衡。等到四年后毕业的那一天,你面临的将是野外猎食,那时候,再没有人主动为你堆砌食物,能否吃饱肚子取决于你是否具有捕获猎物的本领。于是,我们首先得适应大学生活,再考虑学习更多、涉猎更多。
  一是学会自我管理。在生活上,安排好自己的衣食住行,养成均衡饮食、规律作息的习惯。另外,开始建立初步的理财意识。父母把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打到卡上,手头一下子宽裕起来,有的同学月初富、月中穷、月底要借债,有的同学却每年都有盈余,把费用在餐费、通讯费、购置基本生活用品上合理分配,成了自己的“大管家”。二是学会时间管理。在大学,除了正常的课业学习之外,还有丰富的课外活动:讲座、沙龙、社团活动,科技竞赛等等,一时间摆在我们面前的饕餮盛宴,不知该吃哪样好。每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时间节奏,有效地安排好每一天的学习、课外活动、休闲、交往、体育锻炼等。
  三是熟悉大学的学习方式。大学的学习没有高中时候那么多的平时测验、模拟考试,任课老师也不会陪伴你上自习。那么,在每门课上,怎样才能快速地领会老师讲授的重点,有了疑问如何求助,都需要我们主动地找到老师寻求支持。除了课本知识的学习之外,大学的学习更多需要自主地查询资料,根据专业进行扩展阅读、延伸学习,因此我们还需要了解校园及校园周边有哪些对自己有利的资源,例如:图书馆在哪里,机房在哪里,想要上补习班哪里有,怎么找到它们。学会有效地利用网络,上网不仅仅是打打游戏、上人人网等娱乐性网站,更重要的是从网上获取有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和资源。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开始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很多同学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不愿意太早给自己确立方向。于是看别人选什么课就跟着选,看别人考什么证书也跟着考,结果四年下来,自己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更不知该找什么工作。
  一是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支持系统。高中学习更多是单打独斗,只要自己闷头背书,就能取得好成绩;大学学习则需要团队合作,课业任务很多都是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去完成的;将来到工作中,每天的工作都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相互协作,互利共赢。因此,在大学还要管理好人际交往,积累人脉,特别是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支持系统。
  二是需要找到一位可以向你传授学习经验,介绍学校及周边资源的人,他也许是学长学姐,也许是已毕业的校友;需要找到一位了解职场,可以给你介绍职业知识的人,他可能是曾经到学校做过讲座的职场人士,可能是你实习时认识的朋友;需要一位对生活有深刻思考,可以给你心灵启迪的人,他可能是你的辅导员,可能是你的专业导师;需要一位可以跟你讨论时事、政策,帮你开拓视野的人,他可能是相关专业的老师,可能是你博学多才的同学;需要一位积极乐观,能与你共享成功和挫折的人,他可能是你的室友,是你在社团的工作伙伴。去寻找并结识他们吧,有了他们的陪伴与支持,你将走得更加踏实。
  三是需要找到心目中的榜样。想想,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妨找找自己的偶像,身边的师兄师姐,历代先贤,时代楷模,业界精英。每个人都是从年轻开始,偶像也是一样。看看他们的成长足迹,也许会有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