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大课堂中汲取力量

——中国石油大学教职工暑期社会实践有感(上)

    期次:第941期    阅读:667   

  在刚刚过去的暑期,中国石油大学的社会实践队伍中增加了更多青年教师的身影。他们深入革命老区,参观石油企业,探访农户和企业职工,了解石油文化,感受信念的力量,增强了对石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从本期开始,本报将陆续刊发青年教职工参与社会实践的体会文章,与读者分享他们的感动与收获。
  咏南昌 颂井冈
暑期随学校党委组织部组织的实践团赴江西参观学习,收获颇多。井冈圣火与南昌枪声为后世留下了不灭的红军精神,对教育年轻一代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具有现实意义。今亲临其境,深为先辈精神所感染,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感慨之余纵情命笔,作诗词三篇。——刘洛夫(地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南昌起义
乱世英雄出赣湘,
革命须武不商量。
  若问为史留什么?
  敢为人先第一枪。
  (7月15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参观。)
临江仙·挑粮小道
鸣蝉伴蝶一路舞,
笑迎党旗飘扬。
  脚踏井冈红土香。
  头戴红星帽,肩扛小木枪。
  下山双腿频抖动,归来汗湿如浆。
  须学红军练坚强:
  同走小石径,却挑一担粮。
  (7月14日,在江西省井冈山黄洋界哨口下的挑粮小道上。)
水调歌头·井冈山
又踏罗霄路,
寻魂上井冈。
  漫山松竹翠绿,
更有红韵长。
  当年旌旗招展,
四方豪杰纷至,
同谱大篇章。
  历尽血与火,
涅槃生凤凰。
  吃不厌,
红米饭,
南瓜汤。
  五次被剿,
星光燎原复光芒。
  万心怀抱信念,
一党指挥枪炮,
建业靠武装。
  绝境觅真理,
此去未偏航。
  (7月12日-14日,在江西省井冈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