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搭台”
——中国石油大学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述
期次:第943期
阅读:627
10月25日,石大召开了2012年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教育专题)工作会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孙也刚、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虹以及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赵武生作专题报告,会议就石大近年来的专业学位教育工作进行了总结和经验交流。
自2009年石大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历经三年的发展,石大专业学位类别从1种增至4种,其中工程硕士招生领域从3个增至20个,共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2175名,占硕士研究生招收总规模的31%,较好地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
建立了三段式全日制工程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学校探索创建了包含课程教学、实践训练和论文研究的三段式全日制工程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试行三年三段制培养:第一阶段在学校进行1.5学期的课程学习(入学当年9月至第二年4月);第二阶段在企业进行1年以上的工程实践训练(第二年5月至第三年9月);第三阶段根据现场课题进展情况,可以返回学校或继续在企业进行论文研究工作(第三年10月至第四年6月)。这种三段式培养模式代表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螺旋式上升,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三年不断线,学校与企业协同培养三年不断线。
建立了注重专业实践知识的课程教学体系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的总纲。自2009年以来,学校共制定了15个专业(领域)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期间修订了6个领域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院或专业负责人深入石油石化企业开展企业对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需求的调研,以提升工程型研究生职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理念,凝练专业领域培养方向,优化课程体系,调整知识结构,围绕专业实践组织课程。在课程体系的知识能力结构上,力求知识性与工程性并重、专业复合与先进技术并重。同时,夯实基础理论,制定补修大学本科课程实施办法,开展案例教学,制定有效的和针对性强的实践教学大纲。
构建了校内外两类实践训练体系
工程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构成其职业能力的核心要素。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专业实验技能的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前者的培养载体是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后者的培养载体是校外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学校以提升工程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为主线,构建了课内外、校内外两类实践训练体系。
学校建设了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学校按一级学科口径,精心设计,选取若干典型的能够体现该一级学科核心实践环节的实验平台进行建设。目前已累计投资2114万元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同时,学校在已建有45个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基础上,新建或重新签定协议续建了81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研究生工作站),使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研究生工作站)达到112个。此外,在行业领域岗位资格认证方面,学校也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创建了一套质量管理体系
学校创建了一套质量管理体系,促进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的紧密结合,保障专业实践训练的有效实施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是调整导师结构,实行校企双导师制,近年来共聘任了350余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其中来自16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企业工作站的78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受聘为第一导师;二是建立质量管理考核体系,制定实施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试行规定,制定了实践教学安排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规范了研究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纪律要求和实践待遇;三是改革论文评价方式,制定实施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规定,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评价和考核方式;四是成立了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和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有关政策。
建立了一套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条件保障体系
为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学校制定实施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在政策、制度、人员、经费等方面提供全力支持和保障。
在经费支持方面,学校为授课技术专家及企业导师按一定标准拨付相应课酬及培训费,并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纳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范围,在奖学金评定等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坚持专业型与学术型研究生同等待遇。
学校还实行引导式服务管理,成立以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为组长的实训领导小组,加强对学生实训工作的领导。学校配备专职辅导员进驻实践基地,加强对研究生的日常管理,现场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学校与联合培养基地一起制定实习工作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各阶段工作计划及各方面的工作分工和职责,建立了“企业(油田)、二级单位(专业公司、研究院)、基层单位(研究所、室)、导师”的四级管理体系。
学校还将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纳入学校整体就业服务体系,在就业“双选会”前为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集体制作求职简历,并在企业招聘团预备会上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进行重点讲解。据对2009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情况统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安全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材料工程等7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 文/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