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你我之力迎甲子荣光

——中国石油大学60周年校庆标识征集活动侧记

    期次:第943期    阅读:966   

  校庆不仅是学校回顾既往岁月,展现历史成就,凝结汇聚力量的重要庆典,更是许许多多曾经在这里度过青葱岁月,以及正在这里体味金色年华的学子们共同回忆母校、祝福母校、回馈母校的隆重聚会。中国石油大学60周年校庆属于每一个曾经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属于每一个在这里学习、生活过的学子,校庆筹备的方方面面也都需要每个石大人的关注、支持和参与。
  自8月中旬开始的中国石油大学建校60周年校庆标识征集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调动起众多石大人的热情。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定审议,校党委在认真讨论后,将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相似的两幅设计作品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形成了最终的校庆标识。它不仅简洁美观,大气沉稳,还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石大精神,反映出中国石油大学厚重的历史和独特的校园文化,这是集思广益的结果,同时也是许许多多人心血的结晶。
  张松——校庆标识征集活动联系人
“自消息发布以来,同学们反响热烈,来稿积极,甚至有一些同学一个人就上交了多种设计方案。”学工处老师张松接受采访时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校庆标识征集活动。他说,截至9月25日,学工处共征集到60周年校庆标识设计来稿40多份,设计者大部分是在校的研究生、博士生,本科生主要以大三、大四学生为主,设计方案很多都饱含感情,富有创意。
  张松说:“近两年举办60周年校庆的学校很多,因而作品中也难免出现一些明显借鉴甚至模仿他校校庆标识的,所以初次筛选就是将一些模仿痕迹过于明显的作品剔除,然后学工处再将筛选出来的作品放在学校的BBS上,广泛征询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最终选定的方案是整合了两位设计者的作品,张松解释说:“本来发布的信息是,如果出现作品相同,或者创意基本相同的,按照先提交者优先的原则进行评选。但是,这两位设计者的交稿时间非常接近,而且设计方案也基本相同,所以在征得了双方同意后,整合了两幅作品,并进行了优化、润色,形成了最后的校庆标识。”
  李宗霖———校庆标识设计者之一
“我的父母都是石油工人,从小我就对‘石油’耳濡目染,身边的人也大都与石油行业息息相关,小学、中学一直在石油系统的学校读书,大学又来到中国石油大学,可以说石油已经融入到了我的血液中。”李宗霖说,看到征集60周年校庆标识的通知以后,他马上开始积极准备参赛,“不是为了得奖,就是想要把心底对石油的热爱,对石大的感情表达出来。”
  李宗霖是化工学院化学工艺专业的一名硕士生,非专业出身却对设计有着极大的兴趣,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设计和制图,但自己一直都在慢慢摸索和不断积累。他说:“校庆标识,不仅传达着信息,更传递着感情。我希望石大人能够在我的作品中找到他心中的感情所在,他理解到的石油,他感受到的石大。”
  最后被选定成为校庆标识的设计方案是李宗霖构思了一周后,用了一天时间一气呵成创作的。他说:“没有任何修改,也没有其他杂念,我当时就觉得这个作品真的是表达了我想表达的。”获悉作品被确定为校庆标识的方案后,他非常激动,为作品被肯定而喜悦,为能够在校庆活动中做出贡献而高兴。
  李铁森——校庆标识设计者之一
“校庆,就应该人人参与,我们本来就是石大的一份子,快要毕业了,真心想要为母校做点什么。”李铁森是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博士生,他与李宗霖非常巧合地采用了同样的基本元素和相似的设计思路,并最终与李宗霖共同成为校庆标识的设计者。他很庆幸这种不谋而合,觉得这也说明了这样的设计最能够表达石大学子的心声,也能够获得更多人的共鸣。
  李铁森一直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曾担任校研究生会主席,在书法方面也有特长,获得过硬笔书法全国二等奖、中国石油大学书法比赛一等奖等,对AutoCAD、3DMAX、Photoshop等专业设计软件同样很熟悉。当他知道学校要征集校庆标识时,马上就有了设计思路,花费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最终方案。
  他非常惊喜自己成为校庆标识最终方案的设计人之一,他也非常期待一年后60周年校庆的到来。他说,能够借校庆之机,与广大校友欢聚一堂,了解学校的历史与发展,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虽然平时学业、工作都很忙,但依然会积极参与、热切关注。
  鲍远——校庆标识征集活动十佳作品获奖者之一
鲍远,是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地球物理专业的一名硕士生。他爱好摄影,校内外的不少摄影大赛中都能看见他的作品获奖,在去年的“魅景杯”摄影大赛中,他的多幅作品更是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他还有一个以原创摄影为主题的人人小站,上面全部是他自己的一些精美的摄影作品,小站目前已有8万余人关注。设计完成校庆标识后,鲍远在小站上发布了作品方案,征询网友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喜爱。
  鲍远在设计作品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了不少60周年庆典标识的设计作品,汲取了精华之处,又融入了自己的一些独特想法和创意。他的两幅作品,都是在汉字上下足了功夫。所以,在众多以数字“60”为主要元素的设计作品中,他的作品显得别具一格,线条简洁美观,笔画飘逸,颇具中国古典美。
  张思琦——校庆标识征集活动十佳作品获奖者之一

张思琦是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的本科生。他这次上交了三幅校庆标识设计作品,这三幅作品花费了张思琦近三周的时间。他说,他就是想发挥自己的特长,让自己能够在60周年校庆中留下些什么,是给学校的纪念,也是给自己的记忆。
  张思琦说,他主要的思路就是想要将石大的厚重感、历史感体现出来,希望作品能够有一种沉淀与积累的感觉。“设计期间,我向身边朋友征询意见,他们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帮助,所以我的作品中融入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感情和希望。” 学生记者 李溪子 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