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金森,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化学工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负责人。长期从事《重质油化学与加工》和《石油炼制工程》的教学工作和重质油加工、石油化工过程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重质油加工、清洁油品生产、计算化学工程。现为我校学位委员会委员,《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石化技术》、《石油化工设计》及《石化技术与应用》编委会委员。
高金森教授在石油加工工艺及工程研究领域的几个方向,如清洁燃料生产、重油催化裂化及石化过程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了特色较鲜明、创新较明显的成果。近年来,高金森教授主持或参加完成和正在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国家重大基础“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攻关、国际合作及省部级基础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16项。已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37篇,EI收录63篇,ISTP收录4篇,出版专著1本。此外,1999年获首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侯祥麟基金奖,2004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获我校“品牌课”教师称号,2006年被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评审专家,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由高金森教授担任负责人完成的“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技术”已应用于5套工业装置(总处理量为460万吨/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技术鉴定中提到,该技术构思新颖,创新性强,实用性广,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此,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5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和气固湍流流动研究基础上,高金森教授开发了有效控制裂化反应深度的“催化裂化反应系统新型集成技术”。由于应用前景良好,获2003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1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