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世界才能赢得未来
期次:第952期
阅读:737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理念,正随着形势的变迁而逐步清晰、逐渐深化。
进入新世纪之后,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抢占科技、人才等战略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我国实施了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强国等发展战略,对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高素质创新人才提出了迫切要求,“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坚定不移地不断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高校责无旁贷。而国内大学间的竞争也正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舞台,国际化的高度、广度与深度成为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在国内石油石化行业,海外油气合作成为保障国家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保障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战略选择。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行业特色型高校,我们要着力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和石油领军人才,这样的人才,一定是拥有国际视野、全球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适应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国际化高层次人才。
可以说,国际化道路已经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高水平大学发展与竞争的客观环境和共同趋势。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道路,是学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使命,是参与国际国内教育竞争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适应能源行业全球发展形势的需要。
在第九次党代会上,中国石油大学首次把国际化提升到办学战略的高度,提出要立足石油,走向世界,走出具有石大特色的开放式办学道路,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五年后,第十次党代会进一步把开放办学作为工作方针、办学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强调,“以世界眼光审视发展,以扩大开放推动发展”的理念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认同。
在推进国际化战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这些年,是不断深化认识、积累经验、开阔领域、拓展渠道的一个过程,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国际化指标的改变,更有对办学理念和思路的触动,它如我们所希冀的那样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提升正在逐步显现。未来八年,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国际化战略深入实施,增强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机遇期。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展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具实效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们必须全力应对的战略课题。
要持续深入推进国际化进程,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国际化势在必行,各级干部、全体教师要提高认识,更新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理念,不断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和管理模式;要立足实际,敢于创新,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勇于摆脱畏难情绪,打破固有思维,转变传统做法,开辟新的道路。
要持续深入推进国际化进程,必须把握全局、立足长远。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要加强顶层设计,从学校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筹划推进国际化战略;要克服急功近利和短视行为,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物质条件保障,积极营造国际化教育环境,建设强有力的国际化保障体系。
要持续深入推进国际化进程,必须统筹规划、协同推进。要把国际化的理念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办学的各个环节,加强规划和系统设计,有目标、有规划、有制度可循地推进;要加强各部门、各院系的协同与合作;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特别是加强与石油石化企业的合作,协同推进国际化进程。
要持续深入推进国际化进程,必须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即将出台的2013至2020年《国际化战略行动计划》及其系列配套文件是我校进一步加快国际化进程,大力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指导性文件,各学院、研究院、职能部门等要将文件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部署落实到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握重点,循序渐进,加强协同,突出特色,在重点领域取得更有显示度的成果。
党的十八大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推动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凝聚共识,集中力量,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攻坚的勇气与魄力,扎实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建设成为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办学目标的实现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