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1月19日,由中国石油大学牵头成立的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这一整合了非常规油气领域最优秀人力资源、最优质科研资源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引领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科技进步、促进非常规油气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对于建设一流的石油石化重点学科,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全面提升非常规油气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和引领相关企业的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按照国家“2011计划”的要求于2011年9月组建。“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旨在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2011计划”将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由中国石油大学牵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作为主要参与单位,西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高校和中国科学院、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共同参与。中心面向我国油气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和“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理念,坚持“需求导向、总体设计、开放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整合协同创新体的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资源,建立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在内的综合改革特区,将构建一套高效管理机制体制,汇聚世界一流科技人才队伍,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实现若干核心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的重大突破。
中心下设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非常规油气工程技术、劣质重油高效利用、深海油气开发、非常规油气发展战略等五个平台,各平台以牵头高校相关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为主体,以灵活方式与石油、石化企业和国内优势高校、院所开展校企、校校、校院(所)等多元模式的协同合作。该中心自筹备至今,在人才培养、实验设备共享、协同体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协同承担了相关领域2个“973”项目、近10个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龙德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高级副总裁王志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执行副总裁朱伟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蒋庆哲、校长张来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山红红,东北石油大学校长刘扬,西南石油大学校长杜志敏,长江大学校长张昌民,西安石油大学校长屈展,重庆国土与房屋管理局副总工程师李大华,以及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中科院政策所等参与单位的代表出席了揭牌仪式,并签订共建协议承诺书。
孙龙德、王志刚、朱伟林分别代表三大石油公司承诺,将积极参与中心的建设,与其他参与单位一起合作开展非常规油气领域的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的联合培养、高水平科研平台的联合建设等,实现资源共享,为中心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高德利教授受聘中心主任,他代表中心主任委员会表示将强化“政产学研用”协作,密切联系各协同单位,团结带领中心全体组成人员努力工作,争取获得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互利多赢的良好效果。
张来斌校长表示,各石油高校长期坚持面向石油石化行业办学,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在石油石化学科领域形成了明显的学科、人才和平台优势,为开展协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石油大学将携手各协同单位,按照《实施方案》的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把中心尽快建设成为引领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科技进步、促进非常规油气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