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高瀚
所谓“光盘”,就是指就餐时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2013年1月16日,国土资源报社副社长徐侠客在腾讯微博发起“光盘”倡导,得到了网友们的关注和响应,不剩饭菜、晒吃光后餐具的“光盘行动”一呼百应。此项行动在全社会引起了热烈反响,主流媒体纷纷进行宣传和报道,一些地方、单位也陆续开展倡导“光盘行动”的宣传活动,部分餐厅、食堂推出了“半份菜”,并鼓励顾客打包未吃完的食物。自觉加入“光盘行动”行列,在石大也蔚然成风。
春季开学以来,中国石油大学也掀起了“光盘行动”的热潮。石大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倡议全校同学“学雷锋、倡节俭”,其中重要的一条即“倡导‘光盘行动’,杜绝剩饭剩菜,杜绝浪费食物;不‘大吃大喝’,提倡吃多少买多少”;学校第一食堂二楼餐厅的电子屏上打出了“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字样;许多学院也组织起形式多样的“光盘行动”宣传活动。
让更多的人加入“光盘行动”
自开学以来,化工学院、信息学院、石工学院、地学院、商学院陆续发起关于“光盘行动”的倡议,并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信息学院在北校区的南广场发起“学雷锋倡节俭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主题签名活动;地学院在润杰公寓门口举办“筷子中的生活智慧”主题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号召同学们“拒绝一次性筷子”,一起加入到“光盘行动”中;商学院分别在北校区的南广场和第一食堂门口布置了条幅和展板,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性;石工学院组织志愿者在校内各个食堂向正在享用午餐的师生宣传“光盘行动”,并成立了石工青协“光盘联盟”。
石工学院负责此次“光盘行动”活动的辅导员王伟说:“很欣慰我们的活动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和支持,虽然这么短的时间,活动效果可能暂时还不明显,但起码我们的志愿者、志愿者身边的人,以及在校园里听到、看到我们宣传的同学们,都对‘光盘行动’有了了解,并且有意识地开始注意自己的行为。希望活动能够影响更多的人,有更多人加入进来。”
地学院青协主席周爽认为倡导“光盘行动”的活动应该更丰富和多元一些,进而也能引导和鼓励大家培养方方面面的节约意识。他说:“我们这次开展的主题活动采取了有奖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既了解同学们对节约和环保的了解程度和执行情况,又帮他们认识到节约和环保的重要性。我们不光倡导‘光盘行动’,还动员大家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更为填写问卷的同学发放了不锈钢筷子,让他们主动拒绝一次性筷子,加入‘光盘’行列。”
让“光盘”成为一种习惯
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在热热闹闹的开展,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光盘行动”的行列。“光盘”在流行,但加入“光盘行动”却不是为了追随潮流,而是要将一种观念转化成一种习惯,厉行节约,绝不浪费。
石工学院在开展过宣传活动后特别成立了“光盘联盟”,使得活动以另外一种形式延续下去。石工青协主席凃品堂说:“联盟会通过网络向大家传播关于节约的知识和信息,让同学们能够在一起相互交流,彼此监督,更扩大影响。现在我们已经有233名成员加入联盟,75名同学用便利贴分享了对‘勤俭节约、光盘行动’的体会和决心。‘光盘行动’需要不断地推行下去,不能一时兴起,也不能光说不练。”
化工学院2012级的郑猛说看到了学校里不少关于“光盘行动”的宣传活动,他觉得“光盘”应该慢慢成为大家的共同意识,不需要别人来提醒和督促,就做到要多少吃多少,吃不完就打包。他说:“希望‘光盘行动’不是一阵旋风,而是播下一颗节约意识的种子。”
信息学院2012级的李曼曼说,不仅仅在食堂里、餐厅里不要浪费粮食,任何时候都应该注意。她每天早晨在食堂吃早餐时,感觉身边的同学基本能做到“光盘”,然而很多同学习惯买了早餐去教室吃,结果教室和教学楼的垃圾桶里会发现很多装着大半没喝完粥的杯子,吃了一半的包子或者饼。她说:“‘光盘’不是光指盘子干净,最重要的是时时刻刻都记得不要浪费粮食。”
今天,你“光盘”了吗?
“光盘行动”的宣传和号召确实让不少同学都开始注意节约粮食,有意识地杜绝浪费行为。
记者在午餐时间来到第一食堂,守在收拾餐盘的工作台旁观察,发现几乎没有在盘中剩下大量饭菜的同学,也有不少同学真的做到了“光盘”。收拾餐盘厨余的食堂工作人员说:“以前每次收拾完,剩饭剩菜都能堆满满的一桶,特让人心疼,现在好多了,剩饭剩菜的数量明显少了,我们的工作量也少了。”另一位正在整理碗筷的食堂工作人员说:“近段时间学生的确更懂节约,但还是有一些同学剩饭剩菜,有些孩子吃不完还要打很多菜,倒掉很多真是可惜。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争取一点儿都不浪费。”
针对如何减少在食堂吃饭的不必要浪费,很多同学都提议要实行打半份菜、半份饭,这样很多饭量小的学生可以避免剩饭,一些想要品尝多样菜品的同学也不用发愁打多了吃不了。化工学院过程2012级的陈玉杰很无奈地对着剩了一半的面条表示有些委屈,“我不想剩饭,但这一份面我确实吃不了,如果可以打半份的话就不会剩饭了。”
化工学院环工2012级王逸飞说起践行“光盘行动”,有些骄傲也有些好笑。他说:“最近一次同学们聚餐时,我要求大家一定尽量把菜吃完,点餐时也尽量以‘够吃就好’为标准。不过吃到最后,大家实在都饱了却还剩下两个饺子,我想这两个饺子也没法打包,就挺着撑成‘弥勒佛’的肚子硬吃了下去,然后与空盘合影留念。‘光盘行动’就要身体力行,我‘光盘’,我骄傲。”
文/学生记者 林默涵 沈聪 陈宇 尹伊 王莹珠 刘梦颖 傅梦倩
节约校园从点滴开始
节约型校园的建设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同样也需要你我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正如化工学院2012级的仲世钊所言:“节约校园,本来就应该体现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
节约用水
润杰女生楼的宿管阿姨说:“天气不热的时候,同学们浪费水的情况不太常见,但是等到夏天天气炎热了,就经常有同学开着水龙头泡衣服,人却干别的去了,水就哗哗地流;有的同学洗漱的时候也喜欢一直开着水龙头。夏天又要来了,希望同学们节约用水,千万别浪费。”
三教的工作人员说,同学们整体的节约意识还是比较好的,但是一些小事并没有引起他们更多的重视。比如同学们冬天接开水喜欢接满满一大杯,喝不完又冷得快,结果没喝多少就倒掉了。她说:“虽然就是一杯水的事情,但也不是一件小事情,水白白浪费掉了很可惜,喝多少接多少,其实并不难。”
节约用电
润杰公寓负责管理男生楼的丁阿姨说,同学们总体上都能做到出门随手关灯,白天天气好不开灯。有个别寝室出现过白天开灯或者没人时候依然亮灯的情况,经提醒后马上改正了。不过她希望同学们更注意在离开寝室时拔掉或者关闭电源,否则,一方面是浪费电,另一方面也存在安全隐患。
外语学院2012级的江凡说:“有时候自习室只有一两个人但是却开着一整个教室的灯,感觉很浪费,大家是不是能够尽量选择人较多的教室自习,将空着的教室的灯关闭,或者只开教室的一部分灯,避免浪费。此外,宿舍走廊的照明灯整夜不关,是否能设计成声控式的。”
低碳环保
信息学院2012级的方莉说,她们寝室都是一群精打细算的姑娘,会生活,更懂节俭。她说:“饮料瓶到处乱扔破坏环境卫生,不如攒多了卖掉还能补贴寝室的共同开销;学校里经常会发各种传单,很多背面都是空白的,拿回来做演草纸,用完了以后还能当作废纸卖掉,两全其美。”
化工学院2012级的姬源源说,她和朋友出去玩尽量不乘坐汽车,而是骑车出行,既锻炼身体又减少碳排放。她在消费方面很有计划,少添置不必要的东西,避免了浪费,又节省了开销,可以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 文/学生记者 张晶晶 孔令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