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系列报道(三)

实践教学平台:把工作站搬进校园

    期次:第962期    阅读:761   

  “实践”始终是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的核心。
  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构成完整、衔接紧密、运行流畅的培养流程作为支撑。在这个环环相扣的体系中,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起步,既是课程教学向实验技能训练延伸的基础工程,也成为递进式的工程实践训练中具有基础意义的第一阶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自2009年学校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就对校内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三个学科的实践教学平台进行建设和完善。学校投入756万元启动地质工程研究生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项目,建设了四个子平台,即研究生野外地质实践教学平台、室内数字化和实体岩心实践教学平台、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实践教学平台和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实践教学平台;投入777万余元,贯穿石油工程技术链,选取若干个典型的能体现该学科领域核心工程实践环节的基本内容单元,建设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研究生实践教学平台;投入715万余元建设了化工领域研究生实践教学平台,包括仪器分析、石油化学、催化原理、化工装备、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高等化工热力学、环境工程等8个子平台。此外,为了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快适应现场工作的需要,化工学院还特别建立了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购买了大型通用化工过程模拟软件Aspen和UniSim。
  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更好地将实践内容融入到教学环节当中,为学生提供最为直观、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地质工程研究生实践教学平台2011年投入使用,共计6门课程开设了实验,累计245名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实践教学平台进行了专业技能训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研究生实践教学平台,已于2011年投入使用,共计开设了“油气井管柱力学”、“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油气多相渗流”、“井筒举升模拟实验”等8门实验课程、4门实践类课程,全部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实践教学平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化工领域研究生实践教学平台目前已经完成了前4个子平台的建设,并于2011年投入使用,开设了3门综合实验,累计157名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实践教学平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在仿真基地的基础上,学校又增设了《石油加工过程模拟操作实践》课程,让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计算机模拟操作,掌握典型的石油加工过程的开停工、质量控制等过程。
  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最大程度还原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实现工程实践训练的校内和校外基地无缝连接,相当于把工程现场搬进了校园、搬进了课堂。
  对此,2011级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陈亮深有体会。“在学校上课的一年里,实体岩心教学实验室把野外地质剖面搬到了实验室,我由此了解了不同类型沉积物的沉积和构造特征;室内数字化岩心实践教学平台把油田岩心库搬到了实验室,我了解了我国主要油田的沉积、构造及石油地质特征,学会了‘看岩心’的基本功;地球物理资料地质解释(地质、地震、测井)应用平台更是把油田工作站搬到了实验室,让我在学校就有机会学习应用目前石油企业常用的一些地震资料处理软件和解释软件。”正是这些在校园里铸就的“金钢钻”,让陈亮在进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工作站后,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揽下了“南堡2号油藏精细描述”项目这个“瓷器活”,他利用地震、测井、生产动态资料进行油藏地质综合研究的能力受到了现场导师的赞赏。
  地学院副院长季汉成教授说:“国内很多开设地质工程类学科的高校都在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但只有我们学校建设了完备、先进的校内实践平台,甚至很多研究单位都派学员来这里学习,说明整个平台的建设非常贴近实际,是极具实用价值的,真正为学生做好了从学校到企业的衔接工作。”
  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始终关注工程前沿的需要,在为学生奠定扎实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培养实践技能。据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郭绪强介绍,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工作方向分为三个类型,一是应用研究型,二是设计型,三是技术改造型,其中设计型和技术改造型必须使用的重要工具就是化工过程模拟与设计的软件,无论是做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改造,还是进行物料估算、工艺经济评估等,都需要做过程的模拟。因而,学校就在培养方案里加强了化工过程模拟与设计的培训,专门购买了大型通用化工过程模拟软件Aspen和UniSim,设置了必修课程《化工过程模拟》。据统计,超过50%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此后的现场工作中使用到这些模拟软件,学生熟练掌握Aspen和UniSim的使用,掌握不同化工过程的模拟计算方法,为从事化工过程模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入实习单位或者工作单位后,能够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对待入门工作也相对得心应手。文/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