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篇

精神之基力量之源

    期次:第971期    阅读:696   


2009 年,学校举办中国石油文化论坛。


学校举办石油英模先进事迹宣讲会。


  到石油一线开展社会实践让学 生受到了石油精神的熏陶。


石大学子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石油”特色不仅体现在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办学模式等方面,而且体现在
  “油味”浓郁的大学文化上。《我为祖国献石油》是一首歌唱石油工人的歌曲,薛柱国作 词,秦咏诚作曲。在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这首歌曲传唱已有近半个世纪,历久不衰,在 社会上有着极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激励着一代代石油人,投身祖国石油工业建设。它 的歌词简洁、朴素,旋律雄壮、豪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石油人艰苦奋斗、奉献国家的雄 心壮志和崇高抱负。歌曲赞美、颂扬的爱国奉献、迎难而上、执著追求等核心价值观,与 学校的文化理念、育人目标高度统一、高度契合,在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心中一直产生 着高度的共鸣,成为学校大型活动上经常被全场合唱的歌。


  大学的发展,在于大师、大楼和大气,所谓大气乃大学之精神,和它相生相伴的,就是大学的文化。除了传播知识以外,大学很重要的一方面作用是以大学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养着学生,大学文化会渗透到每个学生的细胞与血液之中。
  20世纪60年代初,举世闻名的大庆石油会战拉开帷幕。作为我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校,北京石油学院先后组织了9个专业共1365名师生员工加入到会战大军中,参与铸就了新中国第一大油田的辉煌。“我为祖国献石油”这一办学主旨与发展核心,伴随着石油工业的前进步伐,在薪火相传中积淀得愈发厚重鲜明,包含着优良石油传统的石大精神已经成为激励广大石大人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成为石大成长进步的精神之基、力量之源,成为石大学子铸造油魂、砥砺意志的宝贵财富,滋养了石大学子“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信念与追求。
  近年来,学校不仅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石油人才、推动石油科技的发展,同时还自觉肩负起践行并弘扬石油精神、引领石油文化的光荣使命,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校充分利用第一课堂让学生传承并弘扬石油精神,每年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都会融入石油精神的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素质选修课及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也融入了石油精神教育,让石油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学校把弘扬石油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校风、学风建设中,汲取石油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融入到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等各个方面,通过开设中国石油文化论坛、阳光讲坛、企业家论坛等,邀请石油企业家走进校园,激励学生成长成才,引导学生扎根基层;通过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体悟石油精神。学校通过加强与石油企业的合作,积极争取在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为大学生亲身体悟石油精神创造条件。每年暑假都要组织100多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奔赴各石油石化企业,开展以“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油田、走进企业,在实践中体悟和学习石油精神。2009年至2011年,学校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的大力支持下,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石油文化论坛,“传承石油文化,培育石油英才”的理念得到石油企业、石油院校以及石油学子的广泛认同。
  石油精神已被融入到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等各个方面,内化到石大师生的灵魂深处,并集中体现在学校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上;体现在石大教师追求教学科研创新、不断攻坚克难的精神风貌上;体现在石大毕业生投身祖国石油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无悔选择上。近几年,每年的毕业生都有60%以上奔赴石油石化生产一线,石油主干专业的毕业生80%以上选择到石油石化企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