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学院体育代表队举行校友沙龙活动庆祝母校华诞——

让体育旗帜继续高高飘扬

    期次:第972期    阅读:727   





























  
文/本报记者 本报通讯员
10月2日,中国石油大学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暨校友师生联谊会在体育馆隆重举行,看台上坐满了来自海内外的校友和师生代表。在他们中间,一支男士穿白衬衫、女士穿红T恤的统一着装的队伍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虽然都已满头华发,但个个神采奕奕(图①)。这就是北京石油学院时期鼎鼎有名的体育代表队。
  体育在北京石油学院的发展历程中谱写了辉煌的篇章。石油工业的发展需要石油高校培养大批既拥有扎实专业知识,又具有敬业献身精神和健康体魄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大学生正处在发育成长时期,加强体育锻炼,受益终身,也是培养青年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1958年,北京石油学院党委选择以体育为突破口,成立了北京石油学院体育运动委员会,组建了体育先锋营,集中了16个代表队数百名运动员,以增强体育来带动全院工作全面发展。从1959年开始至1966年,北京石油学院的田径运动成绩一直在北京高校中保持着第二名的位置;足球队、排球队、篮球队、击剑队等多支运动队也多次获得佳绩。这些辉煌的成绩,极大地增强了学校师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自豪感,不仅促进了群众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力争上游。
  体育代表队是一支非常有凝聚力的队伍,队员们在共同的训练、比赛和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学校建校40周年和50周年的庆典上,他们都曾集体出席。为庆贺母校60华诞,体育代表队进行了细致的策划和组织,回校参与校庆活动的队员达到近200名(图②)。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了,但热情活力不减当年。在庆祝大会上,当主持人介绍到体育代表队时,他们起立齐声高喊:“母校你好!祝母校越来越好!”体育代表队鲜红的队旗在老运动员们手中舞动得猎猎生风。
  10月2日下午,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温情洋溢,热闹非凡。原北京石油学院体育代表队近200名老队员参加了“再回首”校友沙龙活动,与学校的高水平运动员代表进行了交流,同庆母校六十华诞。校长张来斌、体育教学部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活动。
  张来斌在致辞中说,体育代表队为学校争得的荣誉,曾经极大地鼓舞了北京石油学院师生的自信心,对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当年曾激励在座的学长们顽强拼搏、力争上游,今天也同样应该成为学校加强体育工作的宗旨和动力。学校要把学生体育活动更好地开展起来,让广大石油学子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品质。
  原北京石油学院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体育先锋营教导员、党总支书记,原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吴林祥回顾了北京石油学院体育代表队创立和发展的历程。他说,体育锻炼的普及与开展,为青年学生练就健康体魄,适应石油工业艰苦行业的需要,实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奋斗目标,夯实了基础。体育代表队的队员们在训练和比赛中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崇高的献身敬业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绝大多数都成为石油工业及其他行业的中坚和骨干,做出了突出的业绩。
  在座谈中,当年各体育代表队的运动员们如今虽然都已两鬓斑白,但活力依旧。他们话往事,叙友情,为恩师佩花(图⑧),深情表达了对母校、对老师培育之恩的感激之心。原北京石油学院篮球队队员马燕丽校友向校史馆捐赠了自己珍藏多年的1958年体育先锋营成立及干部配备的通知(图⑦),以及原石油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焦力人和北京石油学院副院长孙卓夫分别给体育先锋营的题词(图③、图④);全能跳队队员张绍琪将自己精心保存的1956年新生入学通知书、北京石油学院全体同学给新伙伴的一封信、北京石油学院简便公函、北京石油学院党委给参加松辽会战全体师生员工的慰问信等捐献给校史馆;击剑队队员竺承文、全能跳队队员爱新觉罗·衡志为母校赠送了精心创作的书画;韩晋民、邓景伦、马燕丽、邢启呈、罗义芝等老队员展示了获得的运动竞赛奖状、奖牌。(图⑥)。
  在活动中,当年的运动健将傅诚德代表北京石油学院体育代表队将队旗传递给了中国石油大学体育运动队(图⑤),老队员们将纪念章一一佩戴在年轻队员的胸前(图⑨),鼓励他们继承光荣传统,将体育代表队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在今后的训练学习工作中坚忍不拔、开拓拼搏,创造更好成绩,为校争光。石大运动队的年轻队员们围绕体育精神、训练竞赛等与前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