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石油梦
期次:第984期
阅读:1040
小时候,家是为我遮风避雨的城堡,萦绕笑语欢歌。长大后,我选择做一名石油人,“老石油”告诉我,从此,你又多了一个家,是幸福,也是责任。
“这个家在哪儿?”
是在塔里木瀚海的风沙里听钻机隆隆,是仰卧大兴安岭冰冷的管沟中任北风萧萧,是穿梭于都市加油站的熙来攘往迎车水马龙,是奋战海外市场引油流滚滚……石油人说,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家,无论海内海外、无论高山平原、无论黑夜白天,我们都能笑对挑战,傲视困难。
家,在荒凉的坚守中。
荒凉如海拔4000多米无人区,风沙肆虐空气稀薄,他们吸氧也能钻出世界海拔最高探井;荒凉如沙漠腹地,寸草不生与世隔绝,他们却能使气龙从数千米地宫腾跃而出;荒凉如大山深处幽深难行,寂寞难耐,他们一样让“蓝金”脉动千里。
家,也在无边的思念中。
因为心中有家,家便不再有时空的隔绝。或在去往工地的班车上,或在妻儿的挂念中,或在家书的段落间……有时,家就永远定格在相框中亲人最后一抹微笑中,甚至来不及抚慰心灵的伤痛,他们就又奔波在找油的路上……这就是石油人的家,永远融入石油人血脉的家。
当平淡代替了喧嚣,当安定代替了奔波,“石油———家”,便成了我们生命的胎记,无法从记忆中绝迹。我们在这里安家,穿上尘封的“48道杠”、戴上“铝盔”,仿佛穿越时空重燃豪情;我们在这里安家,听着“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响,把石油符号植入这深沉的土地;我们在这里安家,再寄相思于春秋,在岁月的长河中凝炼我们的石油文化……现在,我不再追问“家在哪里”。因为我知道,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家。
提起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人们大都会想起教师、军人、医生,很少有人会想起那些在野外荒原上不分昼夜、不分季节、不分冷热、整天整年奋战的石油工人,他们只是默默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
他们身着红装,像火红的太阳,充满了无限的热情,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无论是风吹日晒,还是雨)交加;无论是平常时日,还是每逢佳节,他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岗位职责,用辛勤的汗水默默奉献,他们不是别人,就是我们身边平凡而又伟大的石油工人。
但在我的心目中,就像雄鹰飞翔在蓝天,像骏马奔驰在草原,我的石油兄弟信穿梭在大陆与海洋,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最壮丽的诗篇。巍巍钻塔是石油人探索奋进的铮铮铁骨,排排磕头机是石油人续写百年油田的豪迈情怀。
我想骄傲地对大地呼喊:我是石油人,我是石油学子,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会有我的身影!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愿怀揣中国梦,热爱石油,奉献石油,将艰苦奋斗的石油精神融入中国梦中,学好专业知识,勇敢去开拓自己的梦想!
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我看见了石油前辈刚毅伟岸的身影,我看见了一批批杰出校友奋发向上的身影。我知道我并不孤独,我知道我的石油梦,我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