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岁的约定
期次:第990期
阅读:763
■常振科(人文学院)
记得小时候在奶奶膝下玩耍时,奶奶问我:“科,你希望奶奶活到多少岁啊?”
“活到100岁,而且我也要活到100岁,到时候我们俩就一起100岁了!”当时的我傻傻地回答道。
可惜,奶奶没能等到100岁的那一天。
奶奶一生生育了六个儿女,三男三女。作为一个旧社会走过来的传统家庭妇女,奶奶最让人心疼的,就是她的小脚。作为最后一个在奶奶膝下长大的孙子,我陪伴了奶奶的最后几年。虽然,那时我们所有人都不知道那是奶奶的最后几年。
从我记事起,奶奶的牙齿就不剩几颗,偶尔还会有个别牙齿松动掉落。按照家乡的风俗,下牙齿掉了要扔到自家房顶上,上牙齿掉了要将牙齿埋在屋檐下的水坑里,这样,牙齿才能生根,重新长出来。当时,正值换牙期的我,时不时会掉牙齿,有时也会帮奶奶往房顶上扔旧牙。每次看我憋着吃奶的劲儿往房顶上扔牙齿的样子,奶奶就会张着她那没几颗牙齿的嘴哈哈大笑。可我总是奇怪,为什么我的牙齿一个个都长出来了,可奶奶的牙齿却越来越少。奶奶笑笑告诉我:“奶奶老了。”
因为没有牙齿,奶奶又不愿意戴假牙,所以她做的饭总是在火上煮得烂烂的。奶奶胃不好,不能吃凉的东西,那煮得软烂的饭奶奶一边在火上热着,一边往碗里舀。家里人都不愿意吃这么糊烂的饭,唯独我们两个没有牙的天天这样吃下去。这样没有什么营养的饭居然没让我瘦下来,反而胖了不少。过年亲戚们来串门时,都以“小胖”来代替我的姓名。晚辈们送来了什么好吃的,奶奶也总是藏起来,在没人的时候塞给我,什么麦乳精、糖水罐头、橘子粉、果脯等,可解了我爱吃甜食的馋。
奶奶最后的五年一直跟我们一起住,虽然偶尔会和妈有些摩擦,但妈是个深明大义的人,一直以礼相待。在我小时候的感觉里,奶奶对妈不是特别友好,却对我加倍地疼。照看我的时候,奶奶已经是需要拄着拐杖才能顺利行走的老人。当时的我,虚岁4岁,调皮自不必说。但奶奶总是逢人便说,我是她孙子里面最聪明机灵的。她也很爱拿一些小的生活常识来测验我,然后告诉我为人处事的礼貌。
邻居家大我一岁的玩伴上了幼儿园,我也跟着早早跑到学校去。交了几个啤酒瓶子和几块钱后,我顺利入园。于是,奶奶每天中午11点就在门口远远望着,等着我放学,而且能保证我回到家立马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而别的小朋友因为家里人农忙回来得晚,往往享受不到这个待遇。
6岁那年,上小学一年级,家里养的一群鸡里有只公鸡特别凶,还超爱啄人。在家里,除了妈和奶奶之外,只要谁进我们家门,它都要飞起来往人身上咬。每天放学,都是奶奶拿着拐棍帮我把大公鸡赶回鸡窝,我才敢进家门。当年冬天,为了除掉这只咬人的讨厌公鸡,我们家里6个人联合包抄,花了两个小时,才把这只公鸡给捉住。在上断头台之前,这只战斗公鸡坚贞不屈,昂着头不停挣扎着。最后死于屠刀下的它,脖子还是硬梗梗的,让我大为惊叹,为何会有这样强硬派的公鸡,而且它服的人只有两个——奶奶和妈。
奶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小孩子要多福多寿,长命百岁。因此,我记住了,要活100岁。奶奶病危(食道癌)的那一天,家里的亲戚们大都来了,那时候奶奶已经不能正常进食,家里乱成一团糟,妈打发我出去和小朋友们玩,不要在家里添乱。那天下午,我们几个还没玩多长时间,我就从秋千上摔了下来,眉毛上被划了一道伤口。回到家,小姑忙乱间拿卫生纸给我止住血后就草草了事,也没敢让我进屋,一来怕奶奶激动,二来挂彩也不吉利。这道眉毛上的疤痕至今还在,虽说没啥大碍,却成为妈心中抹不去的痛。
奶奶去世那天,我刚放学,妈就叫我到灵堂去。按照大人的指示,我在奶奶的遗体面前磕了三个头。奶奶静静地躺在那里,好像是睡着了。带着许多疑惑和不解,我被大人安排穿着孝衣进行了一系列的仪式。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我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甚至,奶奶出殡那天,我和堂弟超两个人,从灵堂到坟地都没有哭。但是,隔天以后,放了学的我飞奔回家里,进门之后,我第一句话就喊:奶奶,我饿了!家里却静悄悄没人回答,等我走进奶奶的那间小屋,看到房间里空荡荡的连铺盖都没了的蓝色铁床,我委屈地缩在门后哭了……如今,我的“100岁”,已经过去四分之一,因为有童年最幸福开心的回忆,这个四分之一应该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四分之一”。
接下来的日子,我要努100倍的力活到100岁。然后,对着远在天堂的奶奶说:“奶,你失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