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达富,现为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科学院专职音乐教师,兼任中国陶笛艺术委员会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致公党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陶笛考官和致公党北京市委海外联谊专委会委员、北京市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常委等职务。
用赖达富的话说,他是个“屡次逃回校园的学子”。他坚持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善于不断学习和自我提高的学习者。从十八岁参加工作至今,他一直没离开校园,但他的身份却多次从教师变成学生,再从学生变成教师。在每一次转变中,他不但要放弃许多物质收获和晋升机会,而且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然而,就是这执着的求学精神和不断自我提高的信念,使他甘愿放弃并付出努力而一次次地“逃回校园”。直到现在,他最快乐的事情仍是学习。
赖达富出生在闽西山区,自幼酷爱音乐。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特别是他在音乐方面表现出来的才能得到了中小学老师的重视。1986年,他考入福建龙岩师范学校,在那里接受了全方位的音乐训练,学习演奏钢琴、手风琴和小号等乐器,还经历了严格的教学实习和大量舞台表演实践。中师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担任小学语文和音乐教师,并考取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函授大专班,每年都利用寒暑假到千里之外的福州学习。
1992年,赖达富参加了普通高考并被厦门大学音乐系录取。在厦门大学本科学习期间,他自知这个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因而学得格外刻苦,每天练琴时间最长达12个小时。为了弥补中师时没有英语课的差距,赖达富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在厦大的三个系旁听英语课,每周上14节英语课。四年下来,他已成为系里英语最出色的学生之一。但他仍然不满足于此,在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四年后又回到厦门大学参加第二专业——英语的学习。三年来风雨无阻,每天一下班就往厦大跑,老老实实地当学生。到2004年,他拿到第二张厦门大学的文凭时,同时还收到了美国纽约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在美国留学期间,赖达富的刻苦学习事迹和团队精神也得到了高度的褒扬。他曾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福特基金会全额资助,两次获得纽约大学的“出色领导才能奖”,并受到了胡锦涛主席的接见。2006年5月,赖达富作为荣誉毕业生获得美国纽约大学音乐教育硕士学位。
2006年6月,赖达富回国到中国石油大学任教,创建了石大管乐团、石大陶笛社等学生社团。虽然石大是一所理工科大学,但是有赖达富老师的地方,就有音乐和无限的快乐。他开设了“合唱艺术”、“陶笛基础教程”等课程,还为外国留学生开设了“葫芦丝基础教程”,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特别是他开设的陶笛课,迄今已让近千名学生学会了吹奏陶笛,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作出了突出贡献。
除了做好本职教学工作以外,赖达富老师自回国任教以来,一直活跃在国内外音乐教育学术讲坛,应邀到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新加波、韩国、日本等国高校和社区以及国内20多所大学讲学和演出,经常为全国各地一线音乐教师们做音乐教法师资培训,是目前最活跃的现代音乐教学法实操专家之一。
2007年,赖达富老师在赵洪啸、林烨等演奏家们的影响下,开始研究陶笛的演奏、教学,通过勤学苦练,他在很短的时间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2010年,经过他和同事们的努力,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准成立中国陶笛艺术委员会,赖达富当选为首任会长。在他的带领下,中国陶笛艺术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全国现在已有150多万陶笛爱好者,以陶笛为媒开展的海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使中国陶笛在短时间内就在世界各地产生了较大影响。
赖老师除了以身作则带动他人学习音乐以外,还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帮助身边更多的人学好音乐。他多次到河南、四川、山东等地为音乐教师们作陶笛和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师资培训和义务支教。他曾为河南、黑龙江、福建等山区、海岛学校捐赠价值十多万元的乐器和图书。在过去的三年中,他以致公党为平台,牵头发起了“爱心陶笛工程”,为首都社区和学校等募集了总价值三十多万元的乐器,以支持首都推广中国民族艺术。他还带领近百名学生到首都的郊区学校义务支教,让一千多名儿童学会了陶笛演奏。 文/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