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操场的亮丽风景线

    期次:第8期    阅读:749   




  
4月17日至18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红旗操场举行了2015年春季学生田径运动会。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终石油工程学院、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和地球科学学院分别获得学院组团体总分前三名。石油工程学院二年级队、石油工程学院研究生队、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一年级队分别获得年级组团体总分前三名。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分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前三名。
运动会上,每个学院、每个班级、每支拉拉队、每名运动员都用饱满的热情展示着青春的风采,用响亮的口号燃烧着运动的激情。蓝色的天空,金色的阳光,绿色的草地,红色的跑道,雷鸣的鼓声……每一个参与者都散发着青春的气息,释放着蓬勃的力量,他们在红旗操场上留下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挑战比赛 享受比赛
校园运动会已不仅仅属于运动健将,越来越多的同学在比赛中挑战着自我的极限,同时也在比赛中享受着运动的乐趣。
  来自化学工程学院的裘晟波身材娇小,在跳远方面确实没有太大优势,但却拥有一颗坚强有力的内心。她说:“我从小就喜欢跳远,喜欢腾空的这种感觉,在跳远的过程中,我觉得我的内心得到了释放,感到极大的满足。”跳远比赛结束后,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她就又立马投入到了随后进行的百米赛跑中。让我们竖起大拇指为外表娇小却内心坚强的她点个赞!
  还是在跳远的赛场上,工商管理学院的刘若男同学认真对待每一次试跳机会,尽管最后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但她依旧微笑面对。她说:“我非常享受比赛的过程,虽然这次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我会在今后加强练习,为下次的运动会做足准备,继续挑战自己,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
  如果说跳远是爆发力的比拼,那么三级跳则是爆发力与协调力同样重要的项目。我们来到了女子三级跳远的比赛场地,看到一阵有力的助跑之后,运动员腾空跃起,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一位来自石工学院的女运动员为我们解释了三级跳的奥秘:“三级跳最重要的就是把握节奏感与协调性,如果第一跳过高势必造成落地时支撑腿负担过重,如果第一跳过远则会造成落地时支撑腿前迈,这些都会给第二跳的水平速度和第三跳的节奏感带来影响,从而影响三级跳远的最终成绩。而且稍有不慎,就会因为落地不稳而造成脚踝扭伤。我在刚开始训练时也会受伤,随着对其技巧的掌握,终于找到了节奏感,并且能够跳出不错的成绩。”
  刚采访完跳远运动员,男子5000米长跑已经拉开大幕,我们连忙到终点等待着比赛结果。不一会儿,一名看上去筋疲力尽的运动员跑向了终点。在与他简单交谈后,我们了解到在5000米跑步比赛前,他才刚做完三人引体向上,并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我们不禁由衷佩服起他的坚强意志。在采访过程中,我们问他在长跑的过程中可有想要放弃的念头,他回答说有,但是一有这样的念头,就会转念一想——既然参加了运动会,就必须完成项目,挑战自己的极限。他说:“作为一个运动员,就必须承担起跑完全程的责任。”我们想,也正是这种坚持到底、顽强拼搏的运动精神一直支持着他,他才能到达终点。不管成绩如何,能够坚持到底,跑完漫长的5000米,他就是好样的!
  培养默契 增进信任
团体项目必须要有团结合作的意识,每个人的发挥都会影响到团队的整体发挥。团体项目不仅仅是一种比赛方式,还是交流感情的一条纽带。通过这样的比赛,团队成员之间可以增加交流,增进感情,培养默契。
  来自化学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13-1班的曹晟参加了团体项目中的跳大绳项目。据他说,他们训练的时候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项目,有点不敢上前。针对这个现象他们提前两周利用中午的时间展开训练,而且训练颇有成效。但在等待比赛的时候他们仍然有点忐忑,因为他们发现比赛用绳和他们平时训练用的绳子材料不一样。这可能对他们的比赛有一定的影响,但幸运的是,比赛的时候他们都认真地投入了进去,发挥了正常的水平。曹晟同学说:“团体项目是对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考验,这次比赛让我们获益良多,它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凝聚力,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信任。”
  来自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勘查专业14-2班的张琳智同学参加了团体项目中的齐心协力项目。她所面临的困难是赛前训练较少,大家的默契度不够,偶尔还会出现摔倒的情况。对此,他们就在开赛前挤时间练习,尽量多交流以增加默契。比赛时张琳智同学感到很紧张,担心因为自己的失误给队伍拖后腿,所幸她在比赛中表现得还不错。赛后她说:“这次的比赛让我相信自己能行,相信自己的队友能行。”她的队友杨旭也说道:“我觉得我们很开心,比赛的时候一路欢笑地从起点跑到终点,速度也是我们最快的一次。比赛只是一种形式,开心快乐和互相信任才是最重要的。”
拉拉队员 为你喝彩
运动会上,运动健儿们的骄人战果可喜可贺,而在背后为他们呐喊助威的拉拉队员同样值得我们去为他们赞美和喝彩。运动员们在操场上挥汗如雨的时候,坐在看台上的拉拉队员们也不轻松,每当看到运动员们奋力拼搏的身影从看台前经过时,他们就会热情地为运动员们加油呐喊。他们同样是运动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活力石大,蓄势待发,团结拼搏,共创神话,青春无畏,逐梦扬威,机械学院,展翅高飞”,来自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的庞哲同学拼命呼喊着自己学院的口号。“巾帼不让须眉”可不仅仅是一句空话,不信你看那正在呐喊助威的外语学院,可不比其他男生多的院系的拉拉队弱上半分。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14-1班的陈智同学说:“我们的拉拉队早在两周以前就开始了训练,每天早晚两次,时间紧张的时候,甚至需要占用吃饭的时间。”他们的努力并没有白流,在这次运动会上,拉拉队铿锵有力的声音和整齐划一的动作赢得了所有人的称赞。
  “当然是有作用的,”地学院资源14-2班的杨旭同学说,“虽然练习很累,但是拉拉队活跃了运动会的气氛,鼓舞了运动员的士气,还增强了我们院的凝聚力。对于一些没有运动项目的同学,这也是一种参与的形式。”参加3000米障碍赛的运动员陈冠宇说:“随着比赛的进行,身体感到越来越累,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的时候,是一直为我加油的拉拉队员们的呐喊声,让我坚持了下来。”
  短短两天的运动会,正是有了拉拉队和后勤保障同学的共同努力,运动员们才能尽情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感谢这些幕后英雄们。
  文/学生记者 苑文君 廖进钰 梁博 牛泽宇 张应鳞 王欢欢 盛琳惠 曹晟 贾邵程 李斌健 胡馨月 刘轶群 白云
摄影作者/李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