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新年伊始,我校教学、科研工作捷报频传,2008年开局迎来双喜盈门。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校精品课程建设终于收获硕果,由朱筱敏教授、季汉成副教授等主讲的“沉积岩石学”被评为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实现了我校国家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另有4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2007年5月,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07年度北京市级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教务处、党委宣传部影视中心、网络中心与有关院系、相关课程负责人积极准备,顺利完成了2007年的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经过网络评审、专家会评以及上网公示,我校朱筱敏教授主讲的“沉积岩石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课程相关介绍见本期第四版)。“沉积岩石学”与柳广弟教授主讲的“石油地质学”、姜汉桥教授主讲的“油藏工程”、陈明教授主讲的“数据结构”入选2007年北京市精品课程。
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2007年度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并颁布了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继2006年度我校三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后,2007年度我校又有两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使我校近5年来获该奖项的成果数量达到13项。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我校此次获奖的两项成果均出自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一项是李根生教授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同完成的“自振空化射流技术与应用”,我校获奖人员还有沈忠厚院士、汪志明教授、黄中伟老师;一项是高德利教授的“中国近海高水垂比大位移钻井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这项成果由中海油所属多家公司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联合完成,我校获奖人员还有邓金根教授和汪志明教授等(项目相关报道见本期第四版)。(王秀明 李湘萍 姚彤)
图为汪志明教授、李根生教授、黄中伟老师(左起)在大会会场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