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进一步明确研究生教育工作主题
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培养质量
期次:第806期
阅读:891
本报讯 记者从1月10日下午闭幕的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校被列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高校名单,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将结合自身实际,继续以质量与创新为主题,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此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于2007年12月23日开幕。1月10日,会议圆满结束,校领导蒋庆哲、张来斌、刚文哲、陈大恩、徐春明、庞雄奇,全体研究生指导教师、院(系、部)二级干部、职能与教辅部门正处级干部和学生代表参加了闭幕式。
本次会议期间,各院(系、部)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研究生导师等参会代表围绕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与创新能力培养开展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如希望学校紧密结合发展战略,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体现学以致用精神,进一步规范和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在博士生教育过程中,强化质量意识,建立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实现博士生质量保证的全员化和全程化;围绕素质拓展、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等三个研究生教育基本问题,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教育与科研的关系、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教风与学风的关系、课程与论文的关系,力求建立研究生教育长效机制,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持续、健康发展等等。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司副司长梁国雄应邀出席会议,并介绍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及试点情况。他说,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改革的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即完善研究生培养协调机制,健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机制,优化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的奖励激励机制。他还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改革试点院校的试点情况。
张来斌校长做了总结讲话。他说,近几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培养模式不断创新,管理日趋制度化和规范化,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不断推进,但同时也存在着学科发展不均衡、支撑学科较弱、高水平导师数量不足等问题。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将继续围绕“质量与创新”的主题,进一步研究落实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这项系统工程,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