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住课堂,做一个真正的“学霸”

    期次:第1024、025期    阅读:646   

  文/刘福江(石油工程学院副教授)
★课堂学习是最高效率的学习环节。
★经过思考获得的知识才是你自己的知识,没有经过思考的所谓知识不过是暂时记住的教条。
★课堂上如果能做到以知识为主线,以积极思考为动力,以老师讲授为画外音,那将进入理想的学习境界。
★要跟上老师讲授的进度,除了精神集中、积极思考,还要学会存疑———把暂时没听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排斥经过多位专家论证后制定的培养方案中某些看似无用的课程,而要主动地从每门课程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
  大学是人生系统学习的最后阶段。大学学习大体包括五个主要部分: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实践和练习、讨论和答疑、考试。课堂学习是学生吸收老师讲授知识的主要方式,课后复习是系统理解和明晰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实践和练习是为了巩固所掌握的知识,讨论和答疑是解决疑难问题并开阔思路,考试是为了检查知识掌握的程度并查找遗漏和不足。
  课堂学习是最高效率的学习环节。如果说大学学习有什么捷径,那么就是要进行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有的同学课后复习花费的时间不多,似乎并不很努力,成绩却很优秀,其中奥妙就是他在课堂上非常专注,吸收的知识较多。有些知识,自学也能掌握,但是多数同学自学的效率不佳,如果没有老师讲授,仅仅靠自学取得优异成绩并不容易。
  大学课堂上要积极思考
教师讲授一门课程,往往要做多方面的准备,按照教学大纲认真备课,既要覆盖知识面,又要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既要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传授知识,还要讲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治学能力和科学作风。高质量的课堂学习,就是认真听老师讲授的内容,做到全神贯注,保持精神集中,上课铃声一响就进入状态,不能精神溜号,不能被外界打扰。同时要积极思考,用你已有的知识基础来思考、接受新知识,通过联想、对比、升华等,领会知识要点在哪里,判断它是否正确,建立它与原有知识的关联。孔子在《论语·为政》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经过思考获得的知识才是你自己的知识,没有经过思考的所谓知识不过是暂时记住的教条。
  课堂上如果能做到以知识为主线,以积极思考为动力,以老师讲授为画外音,那将进入理想的学习境界。训练自己积极思考的一个方法是记笔记,把老师讲授和个人思考的要点记录下来。有些同学不愿意记笔记,更愿意拷贝老师的教案和课件,这不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记笔记并不是把老师讲授的知识拷贝下来,而是把要点和疑难问题记录下来,记录基本的知识体系,课后再复习这些要点就能较快地掌握相关知识。如果老师讲授的知识点较多,无法一一记录,至少要用重点线在书上划出对应的知识点。
大学课堂上要学会存疑
大学课堂与中学课堂不同,中学六年只有数语外理化生(或者政史地),一个知识点,老师反复讲授,学生反复训练。大学四年需要学习的知识广度和难度都远超中学阶段,多数专业要学习四十门左右的课程,只有7个授课学期,每学期授课最多16周,总计不超过110个授课周。授课的进度必将远快于中学阶段,一个知识点只能讲授一遍,很少有重复。有的同学把中学的听课方式带到大学的课堂上,往往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刚开始还能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后来就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了,把最高效率的学习机会给浪费了。
  为了紧跟老师的讲授进度,有人主张提前预习。确实,对《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逻辑性很强的基础学科,适当预习是必要的,但是不可能所有课程都提前预习,不是所有的同学都有时间和精力进行预习。对大二以后的课程,不应该再通过预习来跟上老师讲授的进度。能够在不预习的情况下就能跟上老师讲授的进度才是大学生应该锻炼的能力。试想一下,走上工作岗位后,你听一个学术报告,参加一个学术会议,甚至听领导或者师傅做某些指示和指导,有机会预习吗?那时,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你也要掌握知识的主要内容和精髓。
  要跟上老师讲授的进度,除了精神集中、积极思考,还要学会存疑———把暂时没听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可能某一个问题没听懂,如果纠缠这个问题,一定要立即就搞清楚,下一个问题又没听明白,造成恶性循环。学会存疑,及时记录或者标注没听懂的问题,继续努力听后续课程。课后,及时找老师答疑、与同学讨论或者查找资料解决存疑的问题。
大学课堂上要培养能力
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最大区别是目标不同,中学最看重的是分数,大学看重的是能力,中学学习是被动的,大学学习是主动的。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把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因为你毕业后,要独立从事生产工作、科研工作,独立处理工程、商务问题,那时有用的不是分数而是能力。
  大学里不是每个知识点都会在将来工作中得到应用,理工科大学生都要学习《高等数学》(微积分),可是毕业后,有人一辈子没再用过微积分。但是高等数学中解微分和积分问题,既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又训练我们有条理地、按照逻辑关系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排斥经过多位专家论证后制定的培养方案中的某些看似无用的课程,而要主动地从每门课程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
  当然大学里,除了课堂学习以外还有很多培养和锻炼能力的机会,都不要错过,只有学会主动地学习各种知识和能力,才能度过一个充实的大学时代。
  (作者为中国石油大学教学名师,石大首届本科“教学效果卓越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