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当自强

——记“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昌平区十大优秀青年”吴忠

    期次:第1036期    阅读:714   

  
2011年9月,18岁的吴忠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告别故乡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踏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校门,成为一名大学生。那时,他没有想到,几个月之后,自己会带着西北人的倔性,选择与大多数大学生不同的道路,携笔从戎,入伍成为一名普通的士兵;更没有想到,两年军旅生涯,不仅让他完成了从一个青涩少年到一个成熟稳重的男子汉的蜕变,而且会对他的人生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宏志梦”,助力成长
吴忠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并不宽裕的家境给了他坚毅要强的性格,学历不高的父母从小就让身为长子的他明白了“男儿当自强”的道理。
  从小吴忠在学习上就非常独立自觉,刻苦专注。他牢记父母师长“惟有勤奋方可成才”的教诲,每一件事情都争取做到最好,学习成绩优异。
  小学和初中,他就读于普通的乡镇学校,条件虽然艰苦,但却为他开启了知识的大门。初中毕业时,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固原市一中,加入了由中央文明办、团中央、教育部在宁夏开设的“宏志班”,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宏志生”。从此,“宏图寄党恩,志远为国强”的“宏志精神”成为了他的人生信条,为他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初中、高中时期,他不仅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而且还担任了班长职务,培养了较强的集体责任感。
“军旅梦”,拼搏争先
2011年8月,吴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几个月后,他听说了国家征召大学生入伍的消息。经过反复的权衡和思考,他毅然决定报名参军。一方面是响应国家号召,为祖国的“强军梦”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国家给予入伍大学生的优惠政策也可以帮助自己筹集足够的大学费用,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他更想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中,锻造和历练自己,让自己快速成长成熟起来,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担起家国责任。12月,他成为武警黑龙江总队的一名新兵,踏上了开往东北的列车,朝着心中绿色的“军旅梦”出发。
  入伍期间,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大学生的身份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强的他反而因此更加努力。新兵连里,他不断打磨自己,书生意气渐渐淡去,军人的标签慢慢粘贴在了他的身上。下连队后,作为连队惟一一名大学生士兵,他承担起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两年中,他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每一项任务,为他的“军旅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军事训练中,他也毫不逊色于任何人。他时常告诉自己:“宁可倒在武装越野五公里的路上,也绝不当孬种!”坚强的意志和从不放弃的坚持让他军事技能纯熟,体能素质过硬,顺利完成了从大学生到“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的全面转变。因各方面表现优异,他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士兵”称号。他所在的单位在战友们的共同拼搏下,连续获得武警黑龙江总队标兵单位,多次荣立集体三等功,2013年还荣立了集体二等功。
“成才梦”,无悔青春
两年的军营生活如白驹过隙。2013年12月,吴忠告别了部队和战友,重回校园。没有久别回归的迷茫,他对于未来有着比以往更加清晰的规划,对于目标也更加坚定执著。
  学习上,他投入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校物理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并在大一学年取得了年级综合测评第四名的优秀成绩,获得了海洋石油奖学金。他代表集体参加了多项文体活动,在校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并通过选拔进入了校龙舟队,作为骨干成员带领校龙舟队在首都大学生龙舟比赛中屡创佳绩。
  课余时间,吴忠积极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参与班集体工作和义务支教等青年志愿服务活动。2014年5月,他参与了第四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志愿服务工作,并以优异表现于9月成为第四届石油工程设计协会的一员。他作为主要负责人成立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防教育协会,协助人民武装部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同时通过个人经历助力国防教育事业,并因此获得了2015年校级社团“最佳主席”荣誉称号。
  因为优异的表现,2015年3月,吴忠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1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2015年4月,荣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2015年8月,荣获“昌平区十大优秀青年”荣誉称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吴忠说,“男儿当自强”的信念是他人生永远的灯塔,照亮他前行的方向。在前进的道路上,他将一直不懈追求,无愧于光阴,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未来,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贡献。文/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