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生记者 卡那尔布 王旭 金娜 邓超 杨利 杨仁杰 图/李亚涛等 航拍制图/石大大疆俱乐部 启元计算机协会 爱拍电影协会
【编者按】4月15至16日,中国石油大学2016年春季学生田径运动会在红旗操场举行。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终石油工程学院、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和化学工程学院分别获得学院组团体总分前三名。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二年级队、石油工程学院三年级队、石油工程学院二年级队分别获得年级组团体总分前三名。地球科学学院、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和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分别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这个春天,红旗操场上跃动着青春的气息,每个学院、每个团队、每名运动员都用饱满热情展示着青春的风采。蓝色天空、金色阳光、绿色草地、红色跑道、雷鸣掌声……这不单是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项目竞技,还是一场沸腾着集体荣誉感的盛会。让我们跟着学生记者的镜头来感受这股青春气息里的荣誉、团结、默契、责任与付出。
33个项目诠释同一种精神
本届春季运动会共设有13个径赛项目、5个田赛项目、15个集体项目,有2915名运动健儿参加了比赛项目,集体荣誉感是生长在每一名运动员身上最有生命力的细胞。
彩虹飞舞项目一直以来就是石油工程学院的优势项目,今年由16名大一男生组成的石工一队不负众望,再夺冠军。因为彩虹飞舞这个项目必须要求有16名队员参加,于是组队成了第一要务。石工一队在组队时特别注重队员的体力和灵活性。根据这两个标准,石工一队细致地筛选了队员,最终团队由学院两个专业的同学共同组成,为最终赢得比赛奠定了基础。
由于队员较多,大家上课的时间又不尽相同,很难找到一个同时都空闲的时间,于是团队便抓住下午下课后吃饭前的时间进行练习。从队伍组成到运动会前的这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石工一队的队员们几乎每天下课后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操场参加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大家意识到彩虹飞舞项目是对团队配合默契度的考验,研究总结出了三点彩虹飞舞项目的技巧:一是当队员蹲下时手上的绳子一定要压得够低,方便对面的同学跨过;二是在跨绳子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左右的同学,适时向后退,不要限制住前面同学的活动空间;三是两位队员之间的绳子一定要拉直,防止对面的同学跨过来的时候被绊倒。
在训练过程中,队员摔倒的情况时有发生,因为训练的问题队员之间还会产生一点小摩擦,但面对传统优势项目的压力和大家的期望,每位队员都积极训练,不断磨合,憋着劲要为学院争得一份荣誉。平时刻苦努力的训练在比赛中得到了很好的回报。比赛中他们发挥稳定,配合默契,尤其到比赛最后阶段,他们互相打气、大声喊加油不断鼓励着自己和队友的场景,令全队士气高昂,最终拿下了冠军。一位队员说:“通过这个比赛,我们来自不同班级的十几个男生不断磨合,成为了朋友,这是最大的收获。”
化学工程学院2014级创新班的裘晟波从小酷爱体育运动,本届运动会上参加了4个体育项目,分别获得女子100米第二名、女子跳远第二名、女子4x400米第一名、女子4x100米第二名的好成绩。跑完最后一场比赛后,疲惫的她说:“比赛中感到自己体力有些透支,如果不是看到在赛场外为我鼓励呐喊的老师和同学,我恐怕无法坚持下去。他们让我意识到,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比赛,我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团队的鼓励给了我跑下去的能量。”
一个方队拧成一股劲
开幕式上,随着铿锵激昂的音乐,一个个方队整齐划一走过主席台,步调统一,口号嘹亮,如正在接受检阅的战士一般,凝聚着一股团结的力量。
方队入场可能并不像田赛径赛那么充满激情,但是每个方阵都拧成了一股劲,每个方队成员那一刻都只有一个集体身份。工商管理学院方队在入场展示中创造性地摆出了一个“CUP”的队形。院学生会体育部部长蒋帅是学院方队训练的负责人,他说:“当方队把CUP队形展示出来的时候,感到很激动、很自豪,没有辜负部委们熬夜改制道具的辛苦。”方队成员冯亚汝说:“方队训练让我不由想起了入学军训的日子,每天按时参加训练,练队型、走正步,辛苦但快乐着。”
对于方队的“团结”,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护旗手张悦有着相同的体会。她说,方队训练内容包含着步伐的大小、动作的一致、口号的音量等,都做到位了才算合格,“入场时,我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虽然感觉紧张,但是听到身后方队步伐的声音和响亮的口号,便感觉浑身充满力量,那就是团结的力量。”
一片绿映衬着一抹红
“稍息!”
“立正!”
“齐步走!”
响亮而清晰的口号传遍了整个红旗操场,一时间,全校师生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那一抹红和一片橄榄绿上。从操场一隅出发,国旗仪仗队穿着笔挺的军装,迈着整齐的步伐,护送鲜艳的五星红旗到旗杆下。当庄严的国歌响起,一声“敬礼”,仪仗队的每位队员都昂首挺胸,以最饱满的姿态、最严整的动作将国旗冉冉升起。
“台上一分钟,台下多少功。”整个迎旗、升旗仪式前后不过短短的三四分钟,却是仪仗队员日日夜夜辛苦训练的结晶。为了更完美地完成这次升旗任务,从站军姿、摆臂、正步、踢腿、敬礼,到上下台阶、队伍分合、升旗……每个动作的训练,魏铭成和几个队长几乎是以苛求的标准要求着每个队员。魏铭成说:“我们要升起的是国旗,这是责任和荣誉所在。也许在别人看来国旗仪仗队的动作并不复杂,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要投入那么多时间训练。但对于我们来说,难的不是做好,而是做到极致,对得起这一面红和一身绿。”
一块计时表坚守一份责任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的古小龙第一次以一名裁判的身份拿着计时表站在跑道旁,等待着运动员们最后的冲刺。面对这份要求“分秒必争”的计时工作,和很多第一次负责计时的计时组裁判们一样,一开始古小龙也觉得有些紧张。
为缓解大家的压力,同时保证计时的准确度,每条跑道上安排了三名计时裁判同时计时。第一场比赛下来,古小龙所负责计时跑道上的三名计时裁判的计时表显示时间在0.05秒的误差允许范围内,古小龙既激动又兴奋。
古小龙说:“如果一不小心反应慢了点,给运动员的成绩造成影响,那就是对运动员的不负责任。”在赛前培训时,计时组的裁判们在一起训练,从一开始大家开表的声音总是不能响到一起,到最后把开表停表的时间准确地掐到一个点上,从一开始的“啥也不会”到最后成为指导老师表扬的合格裁判,古小龙感到很自豪。
两天的运动会对于计时组的裁判们来说,就是一刻也不能离开在跑道上坚守两天。他们在跑道终点那一小块地方,带着一枚计时表,等待着下一个新记录的诞生。
一心服务回馈满腔运动热情
令人激动的颁奖音乐响起,所有目光都落在了颁奖台上,穿着红色旗袍的礼仪朝着颁奖台优雅地走来,运动员们随着音乐走上颁奖台,广播中上宣读着获奖运动员们的成绩。从比赛到出成绩,再到颁奖,一切看似流程化的背后有着许许多多辛勤付出的幕后工作者共同的努力,运动会上的指导老师们就是这些幕后工作者中的一个群体。
颁奖前,指导老师张旭需要对礼仪们进行培训,教她们如何上场、如何退场、各环节如何衔接;需要他联系好各个院系的领导为不同的获奖运动员颁奖;需要提醒播音员如何播报成绩……本着一颗责任心,张旭很好地安排了这一系列的工作,保证了颁奖典礼的顺利进行。
虽然工作比较琐碎,但张旭觉得付出是值得的。他说:“看到各个院系的同学都积极地训练和准备比赛,每一天都在进步;注意到同学们走出寝室、走向操场,锻炼的同学越来越多,每个人都透露着石大学子的精气神儿,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值得的。”
负责运动员成绩记录和回收运动员号码牌的指导老师尹璐有着同样的感受。她发现运动会开始前三周就有许多同学开始投入到了训练中,每天都有大量的同学在红旗操场跑步、在健身房健身、在游泳馆游泳。她说:“只有全身心地服务运动会,办好运动会,才能回馈大家的运动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