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校企协同合作建设一流工程本科教育
期次:第1045期
阅读:95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子系统,高等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一流的工程技术人才一直是工程教育界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高等工程教育是以工程和技术学科为基础学科,以应用型研究、工程职业训练、工程技术服务和应用为主要功能的高等教育类型。目前我国的工程教育还存在不少弊端,突出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分析解决工程问题能力较低,应用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薄弱,行业法律法规意识淡泊,工程伦理教育缺位等。如何更好地适应工程科技的发展,是我国工程教育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树立校企协同育人理念实践性是工程类本科区别于其他类型本科教育的独特属性。工程类本科教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科技发展前沿动态,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因此,校企协同创新是培养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国石油大学近年来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行业企业需要,树立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育人理念,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工程运行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着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高人文素质、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石油石化行业认可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较好地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校企双方开展合作,一定要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育人的积极性。“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是石大服务石油石化行业企业的鲜明主线,在与企业的长期合作中,学校积极为企业的技术研发和职工培训提供支持,并把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大大提升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企业发挥熟悉行业产业优势,从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到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实习、毕业设计、办学质量反馈等各个环节,全程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当中。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了建立有效的校企沟通机制,学校在各个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密切关注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加强本科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强调面向工程实际加强工程实践训练。同时以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为核心,探索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与克拉玛依市合作共建工程师学院,建立专门的工程教育实践实习基地,对派往工程师学院的本科生实行双导师制,在首批毕业的2015届学生中,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学生获得岗位初级工上岗证。完善校企协同保障体系学校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在100余家企业建立了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将学生实习费用列入学校年度预算,给予企业经费支持。在做好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同时,学校积极建设校内工程训练基地,五年来投资近5000万元改进校内实验条件。
在工程教育中,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非常重要。国家应加紧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将企业纳入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加以规划和建设。作为高校,要以“大工程”教育观引领教育教学改革,重塑工程教育理念,注重工程伦理教育,以全面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为契机,加强工程化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研究型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