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定信心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期次:第1047期
阅读:768
作者:本报特约评论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五届教代会第七次会议胜利闭幕了。总结“十二五”、开启“十三五”的重要主题,赋予了本次教代会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这是在深入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大会,也是学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解决新问题、谋划新发展的动员大会。
张来斌校长代表学校所作的工作报告,客观总结了学校“十二五”以来取得的成绩,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学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对重点工作的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会议期间,代表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职责,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事业发展,认真讨论、积极献策,对“十三五”期间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达到了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开拓思路、凝心聚力的目的,进一步坚定了信心,增强了使命感和紧迫感,对引领学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要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这是高等教育的规律,也是大学发展的重要经验。当前,我国正以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规模和第二大规模的经济总量,开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这个进程离不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我们要把办学事业放在国家“大背景”和高等教育“小背景”下去考量,主动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自觉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要担当起历史使命,就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变化。经济新常态,是中央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趋势的基本判断。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增速要放缓,经济结构要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驱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应该树立市场竞争意识,要有优胜劣汰的危机感,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上主动作为、有所作为。同时,对于我们行业特色高校而言,能源行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以及新能源的广泛推广,对我们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主动适应并引领行业产业发展,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抓住机遇。
要担当起历史使命,就要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这个新要求就是“双一流”的建设。作为石油石化行业特色领军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既是我们的目标追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我们服务国家能源行业发展的需要。面对“双一流”,我们要有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决心。要适应其“开放建设、动态管理、绩效评价”的管理机制,主动加压,迎接挑战;要一往无前,不断提升办学核心竞争力。同时,对于“双一流”的定位要准确,眼界放得高一点,不能把发展完全定位在服务行业人才培养和直接解决技术问题上,而应该站在本领域学术前沿,以团队建设、平台建设及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为牵引,重点建设特色学科群,努力形成学科的“高原”和“长板”。
要担当起历史使命,就要主动迎接学校办学新阶段的新挑战。通过打基础、上台阶的十年发展,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对困难想得多一些,考虑得充分一些,做足思想准备。尤其是对于两地办学错位发展、错位管理的问题,要下大力气开展调研论证,勇于探索新的体制机制,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兼顾好规模与效益、发展与稳定。
聚焦发展主题,始终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石大谋划未来的基本遵循。未来五年,我们要继续坚持特色发展,充分体现自己独特的“精气神”,结合我们的办学积淀和基本校情,找准服务面向、不断强化办学特色,稳扎稳打、逐步推进,从而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强化机制创新,突破原有利益格局和固定模式套路,勇于并善于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从根本上打破束缚、释放活力,充分调动各个群体的积极性,使各类办学要素发挥最大效益,既不“穿旧鞋走老路”,也不“穿新鞋走老路”;要积极融入竞争和合作,更加注重“需求导向”,获取各方资源的投入和支持,通过质量提升,进一步提高学生、家长、社会对我们办学的满意度。
谋划五年,开局是关键。好的政策,好的蓝图,如果不能落实到行动上,也是一纸空文。怎么落实,落实的细节和程度,需要依靠每一位教职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主人翁的精神干事创业。党员干部更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谋划能力、优化发展路径的创造能力、把规划落实为标志性成果的执行能力,在“谋”、“筹”、“成”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共同落实好、完成好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学校事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既要反保守也要反冒进。只有着眼长远、脚踏实地,专注于做好事情本身,我们才能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更好。
中国石油大学的辉煌历史是由全体石大人共同书写的。当前,学校正处于实现办学目标的关键时期、冲刺阶段,本届“双代会”既是一个新起点,也孕育着新希望、新动力。希望全校师生员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