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在何处?

    期次:第1047期    阅读:848   

  “十二五”期间,虽然学校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面对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对照学校发展目标,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学科竞争力有待提升。传统优势学科领域数量还较少,且顶尖级原创性学术成果还较为欠缺;新兴交叉学科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尚未形成竞争优势。
  二是高层次人才队伍总量不足。领军人才缺乏,高水平创新团队数量太少;青年教师成长成才还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各学院人才队伍发展不够均衡,部分学院对人才引进缺乏谋划,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不能主动出击,人才引进后的培养落实不到位。
  三是人才培养工作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分类培养体系有待完善,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对教育教学投入不足,教学活动主动性、目的性不强;研讨式教学推广面有待拓展,小班教学的比例严重偏低;一些教师尚未适应信息化技术发展带来的教学方式的变化;研究生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分类培养体系有待完善,课程改革等还存在薄弱环节。
  四是高水平科研成果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方面所占比例较低,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尚显不足;科研创新团队及高级别重点实验室的创新引领作用还不够强,存在虚体运行、方向人员重叠、团队凝聚力不足、科研力量分散等问题;教师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意识不强;学校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引导还不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亟待加强。
  五是国际化进程还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目标要求。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有限,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较少;能够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产生一定影响的教师资源依然匮乏;学院之间国际化程度发展不平衡,部分学院开展国际交流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
  六是教育教学改革顶层设计尚需加强。要进一步以问题为导向,立足突破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用系统的、全局的、协同的思维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机制,激发各个层面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面对缺点和不足,我们要正视差距、迎难而上,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一定要树立坚定的信念,用发展去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