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变身RUREADY?

    期次:第1052/1053期    阅读:715   

  嗨,醒一醒,别发懵了,这里是大学——如果高中的重点是学习知识,那么大学的重点则是提高素质。怎样从适应大学生活入手,全面铸造良好全面的个人素质,是每一位新生必须勤于思考和实践的课题。开学之际,让我们一起分享曾担任石大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的方华灿教授送给新同学的三大秘笈吧———迈入大学校门,新同学面临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学与高中有什么不同?有人说,大学不过是高中单调生活的延续;有人说,大学就是自由快乐无人管束的崭新世界……说法万千,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大学是什么样子,完全在于你把它塑造成什么样子。
  尽快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的学习是多学科、全面性、不定向的,而大学则是具有一定方向的专业性较强的学习。不仅有理、农、医、文、史、哲、政、经、商等大的学科,而且还更细地划分成许多专业,这是与中学很大的不同。这就使它在VB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有着与中学不同的特点。从学习任务来看,大学生考入某个专业,一般就意味着选择了某个职业方向。从学习内容来看,它不仅有公共基础课,而且还有技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既要学习基础理论,又要学习基本技能,既要求有广博的知识面,又要求有精深的专业才能。从学习方式来看,它不仅靠课堂授课方式学习,还要通过实验、实习、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来学习,要求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从学习方法来看,它要将自学与讲堂听课学习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因此,大学生要尽快适应这种大学的学习。
  尽快学会独立自主的生活技能
大学生的生活与中学时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大学生以集体生活为主,离开了父母的照顾,要独立自主地生活,“衣、食、住、行、病”都基本上要由自己独立自主地去解决,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如何过渡转变?主要是靠实践、靠“做”,反复地做就会了,最多是“多交点学费”,“吃一堑长一智”。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进入大学开始独立生活时,一定要学会订计划,计划要有“长规划”、“短安排”,“长规划”是奋斗目标,大学四年要将自己锻炼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德、智、体等方面自己要达到怎样的水平,一句话:要有理想。“短安排”是指一个学年、一个学期、一个星期,甚至每天的安排,都要“预”,即预先想好。既有“长规划”,又有“短安排”,就会使生活井井有序、有条不紊,并使自己的时间,都能得到科学安排。
  尽快建立广泛的社会交际
进入大学,每个人都会从简单的社交结构向复杂的社交结构转变,由比较闭塞的交际向广泛的交际转变,活动范围与中学相比,增加了相当不小的跨度。面对这样广泛的社会交际圈,刚入学校的大学生会感到不能很快地适应,这就要求在集体生活的友谊中吸取营养,主动争取老师及同学的帮助,打开自己的心扉,尽快熟悉这种社会环境的特点、学会这种社会交往的方式与方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做到尊重集体、尊重他人,热爱集体,维护集体的利益,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同学要像火一样的热情,春天般的温暖,关心同学,体贴同学,真诚相待。对老师及学校领导要尊重恭敬、虚心求教。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严格地按照道德准则及纪律制度,规范自己的行动,绝不侵害他人利益。我国古人说:“水至清则无渔,人至察则无徒”,所以对他人要能宽容大度,千万不要要求别人十全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