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校史上的“老革命”

    期次:第1059/1060期    阅读:1427   


  1984 年,学院党委书记赵炎、副院长吕德 甫与来校作报告的青年楷模张海迪交谈。


  1986 年,著名画家乍启典(左三)在我校举办 画展,副院长吕德甫(右三)等观展并合影。


  1986 年1 月20 日,后勤处处长于江青(前排右 二)等赴威海调研。


  在北京石油学院,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各级领导不下40人,因时间仓促,这里只能拟出一个挂一漏十的党委常委和一些处级干部中“老八路”的名单:
  党委常委兼监委副书记沈明轩;党委常委兼人事处处长刘永昌;党委常委兼总务处处长武亚柏;党委常委兼建校处处长陈骥;党委常委兼统战部部长韩浩;党委常委兼科研处处长李洪甲;党委常委兼党办主任陈树基;党委常委罗梦槐;党委常委兼后勤处处长亓镜华……此外,还有院办主任周建民,政治部部长刘怀杰,监委副书记贾天秀,院办主任崔凤祥,教务处处长张清杰、副处长祝向前,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宋明祥、副主任褚祥,保卫处副处长蔡少裘,武装部部长黎振坤,后勤处处长逯宝驹、于江青,以及王秀珍等老干部。他们有的曾在八路军中作过战,有的在抗日游击队中打过仗,有的在抗日根据地工作过。教职工中还有一些较年轻的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当过儿童团员,放过哨,站过岗,送过“鸡毛信”。
  2015年党和国家向抗战老战士颁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学校获得纪念章的有康斌、于江青、王秀珍等7名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