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推陈出新

    期次:第811期    阅读:1036   

  “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这是《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第二》关于春季养生的论述,意思是说:春天的三个月,谓之发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床,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散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不要滥行杀伐,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这是适应春天的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如果逆违了春生之气,便会损伤肝脏,使提供给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到了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祖国医学认为,春天,是指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的三个月,又称为春三月,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六个节气。春三月是生发的季节,天气由寒转暖,东风解冻,春阳上升,自然界各种生物萌生发育,弃故从新。春天是给万物带来生机的季节,在阳光明媚的春天,人们又应如何养生,才能使身体更健康呢?
  《黄帝内经》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万物复苏,“人与大地相应”,此时人体之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通过精神、起居、饮食、运动及防病保健等调养,以升发舒畅的春阳之气,为整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文/校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