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已是邓智勇踏入大学的第七个年头。作为石大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在过去的七年间,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伤痛,也变得更加勇敢坚强。
命运多舛自强不息他因为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唇腭裂,之后虽然经历了三次大手术,但医学上已无法让其完全像正常人一样吐字清晰。他深知这方面的缺陷很可能会给今后的成长道路带来不少困扰,因此很小就给自己制定了咬字发音的计划,至今从未间断过练习。在2013年校“十佳十强”评选活动中,当得知“所有候选人要准备3分钟的口头演讲”后,他积极准备,每天脱稿练习近百遍,最终以自信满满的姿态走上讲台,成功入选。当得知入选的消息后,母亲也为她感到高兴。然而,好景不长,2014年春节,在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时,他突闻噩耗,母亲被诊断出晚期癌症。当命运再次予以其重击的时刻,他并没有被困难和不幸击垮,因为从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的他非常清楚母亲对于其生命的意义。在学院领导和辅导员的全力帮助下,他顶住压力。在继续学业的同时,母亲前后5次做放、化疗他都会向学院请假回到家乡夜以继日地照料,直到母亲治疗间歇期再返回学校。可天不遂人愿,母亲病情不断恶化,医院明确表示只能姑息治疗,但他依旧没有放弃,先后3次带母亲去云南昆明投奔中医,把所获的奖学金也全部花在给母亲看病上。可惜奇迹并未出现,2015年深秋母亲抱憾离世。在这之后,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命运从此就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即使风浪再大,也要扬帆向前。
寒门苦读拨云见日家庭贫寒,度日艰难,但母亲始终把对他的教育放在第一位,他也深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大学期间,他坚持每天清晨6点起床读书,还经常挑灯夜战,即使在母亲罹患癌症期间,照料之余他依然坚持彻夜苦读,并没有因此而影响学业。
本科期间,他连续三年综合测评名列专业前3名(总人数130人),荣获各类学科竞赛奖项和荣誉称号累积近20项,获奖学金共近4万元。2013年荣获校“十佳十强”称号,2014年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全国共500人),2015年以专业总排名第2的成绩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并荣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研究生期间,连续三年荣获一等学业奖学金,努力弥补自身缺陷,考取国家教师资格证。先后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现实虽然残酷,但对于未来,他依然满怀信心和憧憬。
心怀感恩乐于助人一路走来,他深知没有别人的帮助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所以要用实际行动感恩他人、回报社会。在日常生活中,他乐于助人,积极帮助学业上遇到困难的同学。本科期间,期末考试前夕,他都会提前总结各科知识重点,将自制资料打印给班级每一位同学作为复习参考,并挤出自己的复习时间自愿为同学们辅导功课。身边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学霸”,但他一直告诉自己要想成为一个真正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学习固然是目前放在第一位的,但从极度贫困和巨大挫折中走来,他深刻体会到要心中有爱、心怀感恩。攻读硕士研究生之后,持续帮助2016级本科生张亚洲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佳绩,并协助其组建学校数学社。另外,2014年起连续四年辅助理学院老师组织、筹备校内数学竞赛,并辅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用实际行动感恩学校、回馈社会,这是他坚持的信仰。
张海迪曾说:“我脆弱的生命就像一团小小的火,在它快要熄灭的时候就拾起来吹吹,让它变成我心灵的篝火,越吹越大,越吹越大,让它继续燃烧。”邓智勇始终秉持着新时期大学生应具备的自立自强的品质,践行着当代大学生读书报国的神圣职责。他相信,只有坚强生活,努力奋斗,才对得起学校和亲人数年的培养,才对得起所有鼓励帮助他的人。
今后,他将继续铭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格言,继续披荆斩棘,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文/吴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