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选择,便是时代的精彩

    期次:第1104期    阅读:640   



  □王彤(地学院)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我最害怕的,就是假期回家有人问我的专业。叔叔阿姨们一般是这样的:“彤彤呀,大学生了吧,学什么的呀”,“阿姨,我是学地质工程的”,“哎呀呀,那太好啦,阿姨家的孩子高中学的文科呢,帮妹妹补补地理吧”“不不不,阿姨您误会了,我学的是地质,不是地理”。同学朋友们一般是这样的:“胖子啊,啥时候回来,聚会走起呀”,“哎哎哎,你们先你们先,我这在山里呢……啊?啥啥啥?信号不好回头说啊……”新认识的朋友一般是这样子的“哎,石油吗,我知道我知道,就是从井里面下到地下嘛,小姑娘灰头土脸得不容易啊……”
  的确,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对现在的专业也是不甚了解,总觉得,“地质”听起来土里土气,不如我喜欢的计算机、生化医学听起来高大上。但是四年后的现在,让我坚持在地质学这条路上走下去的,除去专业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地质”,我的专业教会了我责任。
  第一份责任,是对自然的责任。野外地质实习,应该是我们专业的一个特色,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去研究一个地区的地质演化过程。第一次野外实习,大家都多少接触了点专业知识,可能是觉得自己肚子里有点墨水,总是想着以自己的想法为准,让自己好好表现。自由路线的那天,我们小组内部就出现了严重分歧,组长认为,既然是野外露头,就应该从地层、构造等大方面下手,这样才能征服自然,征服老师。学霸小姐姐则觉得,我们所学毕竟有限,应该着眼于岩石矿物等小方面,这样解决问题完成作业才会稳妥。很显然,第一天,我们就是在争执中度过的。傍晚老师检查的时候,发现我们组的野外记录十分混乱,没有一点逻辑,了解经过之后,老师说了这样一番话:“年轻人想做出成绩,我了解,但是,咱们地质人,是去研究自然的,而不是征服自然的,我们是在向自然请教学习,应该永远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至于你们的学习嘛,记住,致广大而尽精微。”
  彼时的我年纪尚小,不能完全理解老师最后的那句话。但是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我渐渐地去感悟那句话的精神。作为地质人,我们面对的是亿万年的沧海桑田、岁月变迁,所以,我们必须拥有更开阔的眼界,以宏观的思想去研究盆地板块的时空流转。而作为石油人,在勘探开发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储层研究的精度早已达到纳米级别,因此,我们必须具备更加精准的思路,以微观的细致,寻找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研究的突破点。永远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广大的眼界去开拓进取,用精微的思路来钻研创新,这,便是地质人不变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份责任,是对专业的责任。记得之前曾采访过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从57年前我选择专业的那一刻起,我就把我的下辈子都交给了地质”。那时候的我,对这份深沉的爱着实震撼,却也有自知之明地认为,地质于我而言,只是专业谈不上爱。直到大四的那次面试,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时候,我去一家上市留学移民机构进行实习生面试,了解到我的学校和专业之后,HR直言不讳地表示:“目前的石油寒冬期,留在这个行业,不会有什么前途”。许是年轻气盛,我说:“身为行业的选择者,我们该做的是为这个行业创造前途,而不是一边幻想着行业为自己谋福利,一边对行业进行消极批判,这样苟延残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前途”,直接将面试官怼了回去。结果很显然,我没有通过面试,但是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还是会选择维护我的学校我的专业。
  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发现,原来,对地质的爱,也早已渗透到了我生命的每一个角落,对地质的维护,也早已成为了一种本能。我想,这或许就是地质无法言明的情怀吧。本科学习的一次次野外实习,我们都在携手向前,所以未来的路上,就算有再高的山,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向上攀爬,因为我知道,就算我失手摔落,背后总会有人能够接住我。上个世纪的一场场石油会战,我们参与前辈们创造的石油工业辉煌,那身为继承者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对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置身事外?
  第三份责任,是对时代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或是喜欢或是被迫选择,但是每一个专业,都是时代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齿轮。当你真正决定未来行业的时候,请永远记得自己当初的热爱。在它困难的时候,请不要屈服于周围势力,想要爱却不能爱,希望你的这颗初心能永远站立,既然爱,便深爱。
  在一个行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你为他添砖加瓦,这是你的能力;而当一个行业危机暗伏的时候,你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这更是你的本事。
  请记得,你的梦想有多雄奇,中国的未来,就有多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