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
中国石油大学师生热议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
期次:第1105期
阅读:755
本报讯 3月3日和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广大师生热切关注全国两会召开,并通过电视、网络、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渠道了解两会召开情况,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体系建设、“双一流”建设、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一带一路”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热门话题。校长张来斌、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王尚旭两位连任的全国政协委员赴会履职,与2000余名全国政协委员一起聚焦发展,共商大计,发扬民主,共谋良策。
广大师生普遍认为,过去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开创新局面。师生们为国家发展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振奋,并对未来的教育改革发展充满信心,表示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实际行动把“两会”精神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中去。
党委书记山红红说,今年的“两会”是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节点上召开的一次盛会,备受瞩目,意义重大。从会议上传来的信息,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团组会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还是政府工作报告60多次对于“改革”的阐述;无论是代表委员们的热烈讨论,还是人民群众的热切关注,都激荡着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春潮。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也是指导和推进学校办学目标实现的根本遵循。
山红红说,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坚定不移地将改革进行到底。当前,高等教育正进入新的发展里程,提升质量是鲜明主题,“双一流”建设成为新的发展引擎,而深化综合改革则是必由之路。过去几年,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事管理、内部治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中心工作,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发展活力明显增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拿出勇气和魄力,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勇于冲破思想观念上的障碍,敢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不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做改革的实干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找准焦距,使改革精确对准最迫切需要改、师生最盼望改的领域和方向,深刻把握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正确方向和路径,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敢闯敢试,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共同谱写石大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作为已连任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正在参加“两会”的张来斌校长对于今年的盛会有着特别的感受。他说,这次大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召开的,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不懈奋斗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张来斌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取得的辉煌成就,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当前我国推动科技发展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基础性战略之一,高校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作为“石油人才摇篮”的行业特色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为国民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催生新使命,孕育新机遇。在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新征程上,石大将继续主动肩负起“引领创新”的历史使命,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强化“世界一流”的内涵建设,用创新驱动引领改革发展。学校将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促进交叉融合,强化特色优势;将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深化科技评价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科研成果质量;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提升克拉玛依校区科研水平,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开放办学,促进科教合作、校企协同,为国家油气工业的发展,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清洁低碳能源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此前,1月22日至28日,石大北京市政协委员张劲军、张强斌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聚焦新时期焦点话题提交了提案,为首都发展建言献策。
(更多师生热议2018年全国“两会”情况详见本期第二版。)(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