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份凝聚叫力量,有一份笑容叫自信;有一种倒下叫站起,有一种选择叫坚定!

情系灾区:石大在行动

    期次:第816期    阅读:1012   




  蒋庆哲书记慰问工商管理学院家庭受灾同学。


  张来斌校长与机电工程学院家庭受灾同学座谈。


□本报记者本报通讯员
  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我校上下紧急行动,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采取多项措施,帮助家庭受灾学生及灾区群众渡过难关。
  “学校会尽最大努力为来自灾区的同学排忧解难”
  在此次汶川地震灾害中,我校共有127名同学家庭受灾。几乎所有受灾学生家里的房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除一名汶川籍的同学外,其他学生都已经与家人取得联系,并得知家人已得到党和政府的妥善安置。
  地震发生后,我校一方面积极开展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来自地震灾区学生的安抚及资助工作,帮助他们克服暂时困难。5月19日,我校各院系组织召开了在汶川地震中家庭受灾学生座谈会,校领导蒋庆哲、张来斌、陈大恩、徐春明、庞雄奇等分别参加了座谈,亲切慰问家庭受灾学生。
  蒋庆哲书记来到工商管理学院,详细询问了每位受灾学生的家庭受灾情况,并告诉同学们如有困难要及时向学校反映,学校会尽最大努力为来自灾区的同学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渡过学习、生活、心理难关。蒋书记说:“学校各级组织和广大师生员工高度关注此次地震灾情,并把关心灾区人民、支援灾后重建工作作为学校义不容辞的大事来抓。希望同学们坚强面对灾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在机电工程学院,张来斌校长亲切慰问家庭受灾同学。在与同学们的交谈中,他希望大家积极配合党和政府的救灾工作,与亲人保持沟通,多给家庭精神的支持和安慰,并把学校对受灾同学家庭的慰问带给自己的亲人。同时他勉励同学们要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坚信有党中央、各级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支持,灾区群众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战胜灾难,早日重建家园。
副校长陈大恩、徐春明、庞雄奇分别参加了石工学院、化工学院和资信学院的座谈会。
  座谈会上,尽管同学们心情十分沉重,但都表现得非常镇静理智。他们表示,虽然现在不能赶回家乡参与家乡的救灾和重建,但是决不会被灾难和困难吓倒,一定要努力学习,早日成材,为家庭和国家分忧。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为家庭受灾的127位学生每人提供了100元临时通讯补助,部分院系也为本院系家庭受灾学生提供了临时困难补助。让人感动的是,此次得到资助的部分同学现场又将所得款项捐给了灾区,体现了我校灾区学生心系家乡父老、自强自立的情怀。
  “灾难过后,我们的心在说……”
  “5.12”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给幸存者及其家人带来了很深的心理影响。为了有效地帮助一些家庭受灾的同学尽快走出阴影,恢复心理平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中心及时组织活动,对家庭受灾比较严重或者本人情绪波动较大的2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了危机干预。
  本次以“我们的心在说……”为主题的心理危机干预团体辅导活动分五个部分进行。在辅导会上,同学们尽情描述了灾难发生后的揪心、与家人取得联系后的释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担心,以及对党和政府、学校和师长同学给予他们关爱的感谢。每位本科生为家乡的亲人制作了祝福卡片,上面画满了他们对亲人表达祝福的图案和符号;每位研究生都写下了对亲人的关心和祝愿。
  通过接受团体辅导,受灾学生较好地释放了蓄积的情绪,改变了对危机事件的认识态度,重新获得了对生活的自主控制,对预防发生更严重更持久的心理创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我们和你在一起,你不孤单!”
  5月22日下午,后勤服务总公司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慰问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家庭受灾的10名员工,并向他们发放了慰问金。校党委副书记刚文哲到会鼓励家庭受灾员工坚强面对灾难,努力工作,报答党和国家及全国人民对灾区的支援与关爱。
  继续教育学院全体教职员工接到机关工会按照学校安排组织教职工捐款的通知后,立即行动起来,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捐款8180元。有的老师平时省吃俭用,但这次慷慨解囊;有的老师因伤没能来上班,但听到捐款的消息后让同事代为捐款;有的老师因生病在家休养,但得到消息后带病前来捐款;有的老师上午捐了身上仅有的现金,下午又再次捐款。安全监督培训班的74名学员得知我校正在为灾区捐款,也自发组织了捐款活动,共捐款6900元。他们的行动深深地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截至5月16日,我校师生员工已为灾区捐款近70万元。
  “能力有大小,只要伸出支援的双手就意义重大”
  “绿色代表祈祷,是救助中华蓬勃繁茂的生命;绿色代表生命,是期盼健康无限绵延的希望;绿色代表希望,是翘望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5月21日,校学生会组织开展了“舞动绿丝带,为灾区祈福”的活动,在学校校区及润杰公寓向广大师生及过往行人发送绿丝带。人们纷纷将绿丝带佩戴在手腕上,以寄托对灾区人民的哀悼之情,并衷心祝福他们早日脱离危险、重建家园。活动全天共发送绿丝带5100余条。
  21日晚,校学生会又与四川同学会共同组织了以川籍同学为主的“点燃蜡烛,温情传递”激励活动。到场同学点燃了心型的蜡烛,共同默哀、祈福,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22日一早,校学生会为我校参加“好运北京”测试赛的志愿者佩戴绿丝带,以此激励和鼓舞志愿者。
  与此同时,广大同学以党支部、团支部、班级、社团等为单位,以各种方式为抗震救灾贡献自己的力量。石工学院油气井研07-1班同学自发组织在昌平南大街路口、中心公园和亢山广场通过横幅、展板、宣传单等方式,号召市民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每人能力有大小,捐赠有多少,为救助同胞,只要伸出支援的双手就意义重大”,同学们宣传的这种观念得到了昌平市民的认可。化工学院研07-2班的同学在举行了班级的捐款后,又冒雨在二餐门前组织了募捐活动。计算机系07级同学在辅导员的带领下为受灾的孩子捐助了笔和本子等学习用品。校广播台举行了“温暖震痛爱心点播”活动。地平线BBS专门设立了“汶川地震专版”,一条条为灾区群众真诚祈福的帖子感人至深,一些网友的头像换成了一颗跳动的红心,下方“心系汶川”的大字令人温暖。一个提议在亢山广场集体为灾区人民祈福的帖子得到了积极的响应,“来了好多人,大家都很热心,我们打车到处找蜡烛,但根本不够用,还有些朋友自己带了蜡烛,广场上好多市民也慢慢聚了过来,有年近花甲的老人,也有父母牵着的两三岁小孩。大家都很安静,很有秩序。默哀结束后,还有很多人在那里守护着烛光。真的很感动”。
  天地无情,人间有爱。在石大校园里涌动着的爱,将与全国人民的爱汇聚在一起,温暖灾区人民的心,帮助他们战胜困难,增强信心,重建更加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