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景春
在网上闲逛,无意中看到了有关家乡戏——豫剧的新闻,顿时戏瘾大发!于是,急不可耐地下载几段来听。那百听不厌的旋律和耳熟能详的戏词,不仅满足了心头的渴望,也勾起了童年的记忆。
爱听戏,我想是有遗传原因的。母亲是个戏迷,不但爱听,而且爱唱。由于天生一副好嗓子,母亲年轻的时候曾被我们当地一个市级的专业剧团选中,可是在姥爷的坚决反对下,最终未能如愿。与专业剧团擦肩而过成了母亲一生的遗憾,直到现在,每每与我们兄妹说起此事,仍埋怨满脑子旧思想的姥爷。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们那里的农村还很贫穷,物质生活刚刚满足,文化生活仍然极其贫乏。现在想来,在当时能算得上文化生活的也就是不定期地在各村轮流放电影和庙会了。庙会自不必说,每场庙会都是三天的大戏!而当时农村放电影也大多是戏曲,什么“抬花轿”了,“白奶奶醉酒”了,“程咬金照镜子”了等。虽然当时年幼的我对故事情节还看不太懂,但长期的耳濡目染,一些经典画面仍然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那些悦耳的唱腔、动人的旋律已经浸入到了我的血液里。
家乡戏曲不仅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忠孝仁慈,什么是寡义无德。看到奸人当道好人受冤,我会扼腕叹息,愤愤不平;看到小人被除君子主政,我会拍手称快,雀跃欢呼;看到悲惨处,我会暗自垂泪,独自伤神;看到开心时我更会开怀大笑,开心不已!
我感谢家乡戏曲,它让我拥有了基本的道德观,教会了我做人的基本道理。喜欢戏曲,在一些人看来,是那样的落伍,是那样的与时尚格格不入。但我仍然喜欢家乡戏,并且永远喜欢!